第十五章 论争
  对契力亚科夫等一大批俄罗斯少壮派军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仅在契力亚科夫的这届政府中,参加过第三次车臣战争的就有总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与四军司令,副总统与外交部长当年也参加了与第三次车臣战争有关的外交谈判。在契力亚科夫之前的历届政府中,大部分高级官员都与第三次车臣战争有瓜葛。用一些欧洲新闻媒体的话来说,第三次车臣战争是俄罗斯军政两界的试金石。

  因为涉及到总统个人隐私,所以契力亚科夫在第三次车臣战争中做了多少贡献,至今仍然是个迷。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场战争,让这位原本应该在国家安全局默默无闻的工作一辈子的年轻人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政治新星。更重要的是,契力亚科夫的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俄罗斯的中兴元勋,在本世纪初领导俄罗斯走向复兴的前总统普京。

  正是如此,第三次车臣战争之后,契力亚科夫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

  2027年,刚刚30岁的契力亚科夫就成为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局的首席副局长,并且在当年兼任了俄罗斯总统的特别安全顾问。3年之后,契力亚科夫以总统特使身份前往印度,与刚刚经历了藏南冲突、正在积极扩军备战的印度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不但帮助印度修复了大批俄制武器装备,还拯救了数百家濒临倒闭的俄罗斯企业,并且改善了俄印关系。印度战争结束后,契力亚科夫以俄罗斯谈判团主要代表的身份参与了全面核裁军谈判,并且积极主张以强硬立场捍卫国家利益,赢得了俄罗斯高层与军民的信任与支持。《伦敦条约》签署之后,年已40的契力亚科夫回到莫斯科,先是担任国防部长助理,接下来的半年之内,连续升迁3次。当年年底,在国防部长因病辞职之后,之前在国防部并无多大作为的契力亚科夫超越了众多竞争对手,由总统钦点出任国防部长。2044年,契力亚科夫不但再次出任国防部长,还以国防部长的身份进入俄联邦高层。这一年,他才45岁,为俄联邦高层中最年轻的一个。到这个时候,契力亚科夫在俄罗斯政坛的领导地位得到确认,出任俄罗斯总统成为时间上的问题。2048年,契力亚科夫成为新政府总理,由一名军事性领导人逐步向全能型领导人过渡。4年之后,即2052年,在俄罗斯振兴党(俄罗斯最大的政党,也是独立以来唯一的执政党)的全力支持下,契力亚科夫在几乎没有挑战的情况下,顺利当选,成为俄罗斯第16届、也是第9位总统。

  严格说来,当选总统,只算得上是契力亚科夫政治生涯的新起点。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受前任总统、以及各种遗留问题影响,在第一届任期内,契力亚科夫的表现并不出色,政策以保守为主,与选民的强烈改革愿望南辕北辙,甚至一度遭到俄罗斯民间舆论的强烈质疑。正是如此,在2056年的大选中,契力亚科夫不但承诺将力推国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