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秘密同盟
,美国没有任何理由为了欧盟而放弃这个天然盟友。事实上,在欧盟多次表明没有理由与共和国为敌的时候,美国就表达出了拉拢俄罗斯的意图。以美国的一贯措施,在拉拢俄罗斯的时候,肯定会设法安抚欧盟,稳住欧盟。问题是,21世纪50年代的美国,已经不是21世纪初的美国了。在世界格局即将发生剧变的情况下,除非美国当局能够拿出足以让欧盟心动的好处,不然欧盟没有理由做美国的垫背,更没有理由损失自身来成全美国。
事实上,这也正是法德意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的目的。
欧洲要想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要想从根本上保护欧洲的利益,欧盟就得采取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为欧洲的利益服务,而不是继续充当美国的傀儡。
由此可见,俄罗斯悍然出兵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将欧洲推到了共和国的身边。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与欧盟不可能正式结盟,更不可能缔结具有政治军事意义的全面同盟条约,但是对于面临重大变化的国际局势来说,共和国与欧盟暗中结成同盟关系已经足够了。特别是对共和国当局来说,能够与欧盟缔结一份具有约束力的,而且意味深远的同盟条约,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共和国从没指望与欧盟并肩作战,只是希望在收拾美国的时候,欧盟别插手。
也就是说,稳住欧盟,仍然是共和国的首要国策。
如此一来,只要共和国的领导人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得知俄罗斯将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消息之后,就不会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会暗中帮上一把(根据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猜测,哈萨克斯坦的军事政变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共和国的情报机构在警告留基奇的时候,故意夸大了政变者的力量,使这位原本能够动用总统卫队与卫戍部队镇压叛乱的总统,在政变爆发后仅仅15分钟就搭上了共和国的外交专机离开了哈萨克斯坦),制造“俄罗斯称霸欧亚大陆”的氛围,从而激发欧盟图变。从裴承毅访欧的时间上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如果算上裴承毅在访问期间与法德意签署的秘密同盟条约,那就可以肯定,共和国当局早就有所预谋,利用了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甚至以默许的态度,让俄罗斯当局认为共和国不会插手。
总而言之,共和国当局到底在哈萨克斯坦的政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谁也说不清楚。
当然,这次军事政变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前面提到的几件事。用一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话来说,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将民选总统挡在国门之外,扶持亲俄政权,最大的影响就是帮助美国当局坚定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决心。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美国介入,前面提到的都没有意义。
事实上,这也正是法德意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的目的。
欧洲要想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要想从根本上保护欧洲的利益,欧盟就得采取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为欧洲的利益服务,而不是继续充当美国的傀儡。
由此可见,俄罗斯悍然出兵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将欧洲推到了共和国的身边。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与欧盟不可能正式结盟,更不可能缔结具有政治军事意义的全面同盟条约,但是对于面临重大变化的国际局势来说,共和国与欧盟暗中结成同盟关系已经足够了。特别是对共和国当局来说,能够与欧盟缔结一份具有约束力的,而且意味深远的同盟条约,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共和国从没指望与欧盟并肩作战,只是希望在收拾美国的时候,欧盟别插手。
也就是说,稳住欧盟,仍然是共和国的首要国策。
如此一来,只要共和国的领导人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得知俄罗斯将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消息之后,就不会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会暗中帮上一把(根据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猜测,哈萨克斯坦的军事政变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共和国的情报机构在警告留基奇的时候,故意夸大了政变者的力量,使这位原本能够动用总统卫队与卫戍部队镇压叛乱的总统,在政变爆发后仅仅15分钟就搭上了共和国的外交专机离开了哈萨克斯坦),制造“俄罗斯称霸欧亚大陆”的氛围,从而激发欧盟图变。从裴承毅访欧的时间上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如果算上裴承毅在访问期间与法德意签署的秘密同盟条约,那就可以肯定,共和国当局早就有所预谋,利用了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甚至以默许的态度,让俄罗斯当局认为共和国不会插手。
总而言之,共和国当局到底在哈萨克斯坦的政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谁也说不清楚。
当然,这次军事政变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前面提到的几件事。用一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话来说,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将民选总统挡在国门之外,扶持亲俄政权,最大的影响就是帮助美国当局坚定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决心。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美国介入,前面提到的都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