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
; 如果不是奥匈帝**队的作战行动质量低劣的,再加上奥匈帝**队较低的职业水准以及两军高层指挥间的摩擦,还有奥军对德军傲慢和自大极为不满,恐怕在东线战场上俄军的损失会更大。

  虽然这样,但是在东线战场上俄军还是损失了两百万人,其中一百万被俘——————相较而言,德奥联军只损失了不到一百万。

  虽然俄国一直都已“欧洲蒸汽压路机”闻名,数百万灰sè牲口更是闻名于整个欧洲大陆。可是对俄国而言,两百万人的损失依然是不可承受的,毕竟这不只是人员上的损失,也有装备上的损失在其中,而这对俄国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达达尼尔海峡,这个英法对俄输血线已经被同盟国关闭的情况下更为致命。

  到了这个时候尼古拉很清楚,为了挽回东线战场的命运,沙皇,也就是他的侄子尼古拉二世将高加索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chou调到东线并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这也没什么,毕竟和东线战场相比高加索战场仅仅只是次要地区,可问题是,根据协约国和中国的约定,中国远征军派到高加索的军队数量将不低于三十万,至多甚至有可能会达到五十万。

  到了那个时候,在高加索战场究竟应该谁听谁的?

  要知道目前虽然俄国人和远征军的地位在理论上是平等的,可实际上因为国力、地理以及兵力上的种种原因,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俄国,毕竟兵力少的一方在这方面总是要吃些亏的。可如果远征军的数量超过了俄国,甚至是高出高加索方面军许多的话,那么双方的地位就有可能会出现逆转。

  而且尼古拉也很清楚俄国上层对中国领土的野心,对俄国人来说,新疆、méng古和东北都是俄国人想要的。甚至于,俄国人还想要更多的领土,对这点尼古拉相当的清楚,因为尼古拉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尼古拉甚至明白,等到欧战结束的时候,就是俄国重新将目光转向远东的时候。

  只是刚刚尼古拉在远征军驻地一行却发现,这次远征军派出的三个步兵师,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素质上都不次于俄**队。尤其是在组织能力上,更是要高于已经完全腐朽掉的俄**队之上。

  何况俄国刚刚经历了东线战场上的惨败,现在在东线许多的军队都是刚刚成立和动员的,在平均素质上原本不高的水平再次下降了许多。

  如果说原本在东线的都是俄军的jing锐,在素质方面要高于居于次等战场的高加索集团军的话,那么现在高加索集团军的平均水平反而要高于东线的部队。

  在这种情势下,两者相对照,差距更加明显。

  所以如果中**队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