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
�不心疼,可是等到战争结束部队回国的时候,要是这个习惯还保留在身上那岂不是完蛋了?而且在国内的舆论方面也是有很大压力的。

  所以最后,蒋百里他们也只能放任自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亚美尼亚并不信奉伊斯兰教,亚美尼亚大屠杀时,土耳其士兵曾经搜查亚美尼亚村庄,并告诉亚美尼亚funv如果她们和穆斯林男子结婚、改信伊斯兰教的话,就可以免遭被驱逐的命运——————当然,尽管如此还是有数万名亚美尼亚funv被迫踏上了迁徙之路,成千名亚美尼亚funv在途中因饥饿、缺水和传染病而丧生。)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修整和恢复xing训练后,远征军的官兵已经恢复到了原有的实力,而这个时候,已经被降职为“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也终于抵达了亚美尼亚。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在已经完全腐朽掉了的俄国算是一个异类,本身的能力极强,东线战场上如果不是有他在的话,恐怕战争会失败的更惨。

  因此在抵达亚美尼亚后,尼古拉大公并没有胡luàn的干涉,而是让尤登里奇继续负责战场指挥,自己则积极参与计划的制定。

  当然,作为高加索方面军的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也到了中国远征军的驻地巡视了一下。虽说中国远征军和高加索方面军是平级的,并不接受尼古拉的管辖,但是尼古拉正在策划一场进攻,而这需要远征军的配合,因此尼古拉必须了解一下远征军的实力究竟像不像尤登里奇所说的那样。

  考察的结果让尼古拉很满意,在尼古拉看来这三个步兵师的远征军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素质上都很jing良,足以和俄军最jing良的步兵师媲美。尤其是在重火力方面,虽然这次远征军并没有带炮兵旅或炮兵师来,炮兵团内口径最大的也只是120mm的加农炮,不过三个炮兵团的216mén各口径火炮在高加索这个战场上,也算是很强的火力了。

  “看来可以对中国人报以很大的期待呢…”

  在离开远征军驻地的时候,尼古拉在自己的心中这么想着。

  只是在这么想的同时,尼古拉的心中也同样拥有着很大的忧虑。

  尼古拉是从东线战场上下来的,因此很了解东线战场上的形势。在东线战场上俄军根本就不敌德奥联军,低劣的指挥,武器、弹yào和供给的缺乏加在一起造成了俄军的失败。尤其是德军的行动富有条理而战果辉煌,优秀的参谋部通过惊人一致的努力,实施短促而密集的炮火准备为进攻创造条件,仅仅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是在夜间就能将部队机动至预定的阵地,并常使德军行动达成忽然xing,使得俄军经常遭受失败。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