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曙光
  大军南征,做为主帅的王猛自然必须南下坐镇,但是西南百废待兴,无数人才云集西南。在此刻,王猛是无法仓促离开。

  铁路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陆上交通体系,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飞机象征着未来,做为穿越者的王猛自然是知道飞机在今后的巨大作用;军工是一个国家军事崛起的基石。这三项都是重中之重,西南这三箱分别由詹天佑、冯如和汤和三人负责。

  王猛在三人陪同下,来到重庆火车站,这几个月重庆抢修了一条几十公里的1650mm的王猛定的中国标准宽轨铁路,连同钢铁厂和重庆市的铁路。

  一列宽大的列车停在车站,只有两节车厢,王猛、高峰、詹天佑、冯如和汤和在一干官员陪同下登上这辆已经发动的列车。

  王猛扫视着车厢,对于宽敞的车厢很满意,这车厢虽然之比后世大约宽处三四十多公分,但是整体感觉就完全不同,赞叹不已:“很好。我们国家人多,就需要这样的宽达列车。我可没想到这么快就造出来了,詹先生辛苦了。”

  詹天佑笑道:“总司令过奖了。这也是总司令安排得当啊,现在欧美经济危机还在延续,虽然我们采用不同的铁路和火车标准,但是德美为了取得我们的铁路订单,巴不得我们尽快成功设计出火车,这样我们的川汉线铁路工程就会迅速动工,要不是我们坚持要独立制造,掌握技术,只怕他们早就赤膊上阵,亲自动手帮我们造火车,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那样还可以早一个多月看到样车。”

  王猛道:“火车我们必须会全套制造工艺和技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产能不足的话,即使通过进口扩大规模,也不会受制于人。我可不希望,一旦和列强交恶,我们的广大铁路和火车出问题了,都成为废铁。”

  一干人大笑声中,火车缓缓开动,很快加速。

  高峰讶然道:“这火车速度很快嘛?”

  詹天佑道:“是的。我们采用的是钢筋水泥枕木,铁路更结实,火车行驶更安全平稳,理论上就算是时速一百公里都没问题。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时速限制在50公里,就算这样,已经比老式铁路时速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快了不少。”

  高峰吃惊地道:“好家伙,这可是真正的日行千里啊。不,是一千多公里。”

  王渊喜道:“好。这铁路要修通了,军队投送那将可以朝发夕至,日后有敌人入侵西南,我军半天就可以抵达边境。”

  冯如道:“铁路的便利快捷的交通,商品流通将更加快速,成本急剧降低,将极大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就拥有铁路二十多万公里,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