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
�利益。

  事实就是的非常实在的事实。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利益。所以和人民群众讲利益,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容易接受。

  王书辉并不怕和人民群众讲利益。对于中华帝国的所有利益的分配,王书辉只怕不能和人民群众讲明白,讲清楚。他最怕的是出现那种隐瞒利益分配,出现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情况。

  所以人民民主制度下,全民所有制的经济体制下,国家拿走多少利益?人民群众拿走多少利益?国家用拿走的利益为人民群众办了多少事情?办了什么事情?

  关于这些制度和政策的东西,王书辉不仅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在各种媒体上天天讲,反复讲,而且更是直接就把涉及这些东西的原理、原则和法律、条文等等,直接就放到了少年军的政治教科书里面。

  王书辉领导的复兴党和人民群众讲利益,人民群众是很爱听很关心的。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已经被彻底的撕掉了一切假面具,被复兴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反封建革命扫进垃圾堆的封建道德崩塌之后,新中国的人民群众开始前所未有的关心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样一股热潮,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说,对于近两年出现的生产过剩问题,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无论是王书辉本人,还是王书辉领导的复兴党,都没有从管理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千个上到几十万上百万人,都没有从管理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企业的情况,转速的转变心态,从根据地管理转化到国家管理这个层面上来。

  1630年左右的时候,复兴党还只有湖北、鲁东和辽南这区区三块小地盘,几千万的人口。到了1634年复兴党一下子就开始管理起整个北中国和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上亿的人口了。

  1630年左右的时候,复兴党是只管生产,只管扩建,因为有整个中国作为市场,有整个东亚作为市场,只存在复兴党的工业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不足的问题,不存在复兴党生产的产品过剩的问题。

  可是等到了1634年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建立之后,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同时完成了人口迁移,农业工业化建设和地方工业建设之后,原本的消费者一下子变成了生产者,过去落后原始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一下子变成了最差也是成熟产品的蒸汽动力的,一般都是电动力的先进生产力了。

  如果是几千万人搞生产,一亿多人进行消费,这几千万人生产的产品还不存在什么过剩的问题。

  可是当一两亿人搞生产的时候,在这些生产者的消费思想还没有实现转变的情况下,那些把工资都存进了银行,天天节衣缩食,卯足了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