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
��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伤。在激流中拼博,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出勇敢持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相敬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做法。

  独立意识

  我反复地强调,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我对儿子的教育,一直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做的。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此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就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勇气。〃

  有个孩子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倍加疼爱他。当孩子4岁时,母亲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当他长得再大一些的时候,他仍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扣衣服上的纽扣,也不会穿鞋。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做这些小事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他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让他学习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学会穿鞋戴帽。可是他的母亲却说:〃我爱我的儿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这位好母亲并不知道,她这样做对孩子的发育是有害的。实际上,她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认为她是一个好母亲,她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是在告诉儿子:你是无能为力的,没用的,不行的。这种超常或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他可以什么都不干,不想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

  母亲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等孩子长大之后,这位母亲还是一如既往,不断地替他做事情。孩子这不会做,那不愿学,更使他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勇气和同学们在一起。

  这样的孩子,他将面前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

  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融,我们就是告诉孩子,我们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显示无们的伟大,他们的渺小。如此教育成长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怎么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