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王烜颔首,“我已经发匿名邮件给市局,请他们最近几日多加防范了,他们信不信由他们,但是保险起见,我们不在康桥比较好。”
这点霍泱举双手双脚赞成。
霍泱和王烜拾了三天的行李,才把茶岭街37号打理整洁,行李箱在玄关堆了四五个,这几日他们几乎是足不出户的。
离预订航班还有一天半的时候,两人终于有空跟所有在康桥的亲友好好道了个别,原本霍泱想在离开前,在周边一些城市故地重游一番再回国。
可是王烜这几日有点神紧绷,霍泱也没好意思在这种仓促的行程里任性。
又是邀约满满的一天,星辰点点时分,与他们共进晚餐的人是王烜和谢昭的恩师,steven教授。
这位教授是王烜本科时的启蒙老师,教他们系的工程数学,其实专攻天文物理,也是后来谢昭在康大的指导教授。
谢昭因为学业结束,也没有继续留在康桥的打算,steven教授给这两位他很喜欢的中国学生践行之际,送了他们各一本书。
送王烜的薄薄一本,是图灵的《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本硕都在普林斯顿的王烜接过这本书时,有些难以名状的鼻酸。
当年他在选择康大还是普林斯顿时纠结了很久,一边是他崇拜的数学家所成长的校园,一边是万人敬仰的学术殿堂,无论他选了去哪里,都会有一些些遗憾的。
万幸,这一世的王继琛,选了一条和他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尽管他的学术理想以失败告终了,但他在康桥的诸多获,是王烜一生都无法企及的。
例如他遇到了这么棒的人生导师,例如他拥有了这么多亲如手足的朋友,例如他能陪伴霍泱共度十年光阴……
拢思绪,王烜正襟危坐,眼底熠熠星光攒动,他对须发花白的老教授道:“老师,我至今仍将‘数理中包含一切真理’奉为圭臬。”
老教授含笑回应,“我也坚信这一点。”
高山流水,何日与君再会。
#王烜写的墓志铭是从他的角度写的,改编自今晚刚读到诗,原文如下:
《一支善谈的蜡烛》
我有一支善谈的蜡烛,
昨夜,在我的卧室。
那时我很累,但我希望
有人能陪我,
就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