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千两
��之初,性本善。”

  “你也看三字经,我是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何谓之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渐渐长大,就未必善良了。”人之初,也未必善,饿了,那怕母亲营养不良,婴儿照样哇哇哭,要奶水吃,刘昌郝索性说:“此乃国家大事,与吾等无关,不说了。”

  谢四娘不在家,家里马上就乱了。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大丈夫,洗衣做饭做家务活,乃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过刘昌郝那有时间去做家务活,还好二妹偶尔将他家整理一下,不然会更乱。

  “三郎,你自己沏茶吃。”

  “行,”朱三笑了笑,谢四娘都不在家,能指望刘昌郝给自己沏茶?

  刘昌郝进了房间,拿出手机。

  许久,刘昌郝拿出三张大地图,还有三张纸头。纸头上写着泥炭、珍珠岩、蛭石的各自更详细的特征,甚至还画了三幅样图。

  但刘昌郝一直没有弄清楚为什么黑猫将草炭与泥炭甄别开来。按照手机一些资料的说法,泥炭分成木本泥炭、草本泥炭、苔藓泥炭、苔草泥炭等类,或者分为高位、中位、低位三大类。且宋朝境内几乎都是草炭,罕见泥炭。

  那么搞清楚了,也弄不来“泥炭”,索性不去想了。余下是选择地点,矿藏储量必须要大,交通要便利,便利便是有发达的水运条件,不能太远。

  刘昌郝选来选去,泥炭选择了润州,交通,大运河汴水。珍珠岩选择了信阳军与罗山,交通,淮水蔡水。蛭石选择了灵寿,滹沱河、永济渠转向黄河。得有大河,才能用船运,换成车,那惨掉了。

  基质矿质有很多,许多刘昌郝暂时用不上,用了“园林三宝”,进行一些搭配,便能满足大多数花木种植的需求。地点容易,都精确到1:20000,连刘梁村、孙岭村与黑水河都显示出来,等于是精准定位。甚至刘昌郝因为不能解释,都不敢标注附近村庄与小河流的名字,只能标注较大的“镇”,以及大型山脉河流,让朱三他们拿着定方位。难就难在矿藏的深度,有的近乎裸矿,有的埋于几十米下面,裸矿容易找,只要找到地点,稍一挖,便能发现。若是深一点,那怕深度超过了二十米,也会变得很困难。

  刘昌郝让朱三他们采用一种粗暴的办法,找到地点后,请人一直到处挖,一直往下挖。

  “刘有宁,你如何知道其地下有各类矿藏分布?”朱三一直想不明白,忍不住又问道。

  为什么要找这三种基质矿,刘昌郝以前就说过它们对花木的重要性,甚至说,有了这三种基质,牡丹退化率不会高于二成,若是佳者,都不会退化,说不定极少数比洛阳那边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