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期盼
  研碎的矿末在两人眼皮下,居然产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漂亮的蓝色结晶体。

  “咦,”朱三不解。

  刘昌郝脸色很正常,这是它吸收空中水蒸汽所产生的变化,物质基本未变,都不能算作化学变化,不过有了这个变化,才能确认它就是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胆矾。

  在宋朝,它不叫胆矾,而是叫石胆,难就难在这地方,名字不一样,便不易“沟通”。胆矾还是好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若是寻找草炭、珍珠岩与蛭石,难度会更高。

  “三郎,是其也。”

  “其有何用?”

  “搭配一样物事,便是杀虫利器。”

  搭配的是石灰,不但能杀虫,还能除菌,至少远比李店主所说的种种杀虫方法靠谱得多。

  刘昌郝问价格,进了药店,那会便宜。

  “你对他们说,我会要两百斤,其斤价不能高于三十文钱。”刘昌郝说道,它又不是稀有矿石,即便是河东那边运过来的,能有多少成本。但胆矾找到了,珍珠岩、草炭、蛭石能不能找到呢?

  刘昌郝从韦家拿出纸笔,将这三样重要的基质矿各种特征写了出来:“置于药店,名称必改变之,你试着找找,看能否找到。”

  “我试试,”朱三说。

  不过刘昌郝琢磨着,即便朱三他们认真去找,顶多只能找出两样,但能找出一样是一样,有的可以用他物替代,如蛭石,用河砂替代也可以,只是效果会差不少,还有草炭,也能用发酵的松树皮替代,当然,效果也比较差。

  朱三将纸头装好,用卖弄的神情,从背袋里掏出一把契单。

  刘昌郝翻着契单,狐疑地问:“三郎,清明契单为何如此之多?”

  在他想法里,端午节契单必远胜于清明节契单,宋朝夏天还有一个很大的节日叫夏至节,因为闰四月,端午节过后便是夏至节,节上加节,然而端午节契单只拿到五百多贯,其实端午节的契单是很正常的。不管端午或清明,如何能与除夕元旦相比。可现在清明节的契单极不正常,居然达到一千四百多贯。

  难道今年清明节会发生什么大事?

  朱三没有卖关子,说出原因。

  伍贵带着刘昌郝四首诗词回京城雕版,雕好后,如约拿到各家店铺,让各家店主看。

  其中有一家店主姓娄,乃是一名老举子,虽然未考中进士,颇有些才学,在京城儒林里有着不小的名气。他看了雕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