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期盼
对顾客与他好友说,清明鞭炮将出一诗,会流传千古。

  刘昌郝听了苦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宋朝最古怪的地方,明明词有名,各个文人偏偏将这一题材当成令,诗余,不上台面的文学体裁。宋朝诗佳作不多,宋朝文人偏偏爱写诗,认为诗才是正道。这才出现娄老举子的情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岂不远胜于那首诗,但在娄老举子心里,它虽佳,却是不上台面的小令。

  反而这首诗的出现,让他喜出望外,万分郑重,不停地向他人鼓吹。他名气大,再三鼓吹下影响可不小,许多人问他是什么诗,按约定鞭炮未出来不能说了,可他还在继续鼓吹,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好奇,许多人甚至想马上就买到“清明鞭炮”,“万众期盼”下,契单不用说增加了许多。

  “你家接头活了许多。”

  “七月能继续活着才能勉强称为活,现在活不作数。”

  提到接头,朱三十分开心,刘昌郝认为成活率低了,才是春苗呢,仅是芍药根里面的养份,便能让春苗长起来,居然死了不少。不过放在朱三眼里,不是死了不少,而是活了不少。勿用六七成,能有两三成,与洛阳那边对比,也是一个可怕的成活率。

  “我看到你家甜瓜,为何用泥筒?”

  “彼非泥筒,乃是营养钵。”

  “为何如此育苗。”

  “能高效利用肥料……”

  不仅能高效利用肥料,移载定植时,有了营养钵,不会伤及甜瓜的根系。营养钵是用基质做的,基质里掺有一些锯末、糠秕,大量堆肥,土质疏松,透气性强,利于根系成长。

  一旦移载于大田,甜瓜长大,根系伸出钵壁,外面又是比较硬的贫瘠的垄壤土,逼迫它将根系向下生长,根系扎得越深越会发达,能吸收到更多的养分与水分。

  不过各自情况不一样,如甜瓜,有大中小,营养钵的高度、直径分别为7*7、8*8、10*10cm,刘昌郝选择的是9*9cm,高度与直径是一样的,原因是甜瓜需要须根适度地篷开,不怕麻烦的话,最好用旧报纸糊圆锥形营养钵。换成棉花,主根更明显,更需要有一个发达的主根,营养钵的大小变成了7*10cm,高度大于直径。

  这是营养钵。

  为什么大棚作物往往比较高产?

  露天种浇灌多了,对作物不利,浇灌少了,太阳一蒸发,马上又干掉,或者下雨,又涝掉,不能保持空气有均稳的湿度。

  不仅能早上市,放在露天,天气往往或冷或热,瓜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