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任务条
��后来电视里那样飘逸,许多短褐上打着破布丁。

  穿着短褐的是数量最多的,不仅是农民穿,城里一些平民也穿着这种衣服,有一些人脸上带着困苦之色。

  “咦?”

  刘昌郝又看到一个让他新奇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人头顶上那点艳丽,艳丽也是要花钱的,故在宋朝,它成为一项极其庞大的产业。

  “手机……一品富贵……难道黑猫的一品富贵指的是这个。”刘昌郝若有所思。

  “若是这个,到也与爱美有关,不过凭借这个,在宋朝能称为宗师?”

  如果是这样的宗师,那就必须要赎回小叔家的地,这会很麻烦,刘梁村也不是一个好地方。

  刘昌郝想了许久,想出一条有些冒险的方案。

  “小乙哥,去学馆。”

  学馆就是私塾,私塾各自情况不同,有十几种叫法。熙宁四年,宋朝推出三实法,又于全国进一步兴建州县学,但尉氏暂时还没有出现县学(北宋末年全国才出现五百来所县学,仅有四成县办了县学,开封府的州学是太学了)。

  没有也无妨,因为还有私塾,整个尉氏七大八小的足足有好几十家私塾,有教蒙学的,如刘昌郝小时候在李庄读的私塾。有教更深内容的,也就是现在刘昌郝读的私塾。

  私塾的先生姓宋,是一个老举子,因为品行好,教学认真,在整个尉氏县都有着不小的名气。

  前身性格略有些孤僻,交好的同学并不多,有两个同学冷嘲热讽,刘昌郝懒得与这两个“毛头小子”烦,径直走到后面。

  宋夫子正在浇花,看到刘昌郝进来,先是惊讶,后是叹息:“刘有宁,汝如何来了……也好。”

  也好?

  刘昌郝忽然醒悟,敢情是宋夫子误会了。

  正常情况下,这时候自家是焦头烂额的,不可能来上学。自己来了,宋夫子以为自己是来上学的,能来上学,说明自家的麻烦已经解决,但似乎解决自家麻烦唯一出路,那就是自己答应李家的亲事。

  “恩师误会了,李大官人品行如何?”

  误会?品行?宋夫子沉吟,误会那就是没有答应李家的亲事,又为何问品行?

  他忽然讶然道:“刘有宁,汝欲骗婚?”

  宋朝人厚嫁,但这个嫁妆属于女方的,除非女方死了,否则这份财产不属于夫家或者子女的财产。然而想找这个漏洞太简单了,特别是宋朝不禁止百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