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
  在杭锦原的某处,韩信正盯着面前并排的三道箭令愣愣出神。

  他有些不解。

  若是说得再明白些,他对这三枚箭令所蕴含的一切信息都想不明白,整个脑袋全是浆糊。

  可问题是,李恪的将令已经说得没法再明白了,令使们甚至连字眼都不曾修饰,一个个全是插着腰传的令。

  因为骂街嘛……

  李恪,夏子,墨家钜子,河间将军兼河间郡守,大秦北境四部一郡的掌印,天下四大显学之一的掌教,现如今风头最劲的士子,这样的人也会骂街么?

  令使不会集体叛逃,假传将令吧?

  捂着嘴,韩信一脸苦恼。

  同样的将令连传了三日,之后又静了两日,接将令时,他正与季布分头行动,带着甲曲全部千二百余骑卒在一处隐僻的疏林扎营。

  大营再没有新的消息了,唯一能证明这个将令真实性的,就是传令第一日与箭令同来的半片虎符。

  这是李恪的虎符,代表他将整个河间军二万七千余将士的指挥权全权托付于韩信。

  韩信之令,便是李恪之命!

  如此信重是韩信第一个想不明白的事。

  他投奔李恪满打满算也不足一年,除了纸上谈兵,他唯一能被称之为战绩的就是在商会的那场故弄玄虚。

  几十个骑士戏耍千人,斩七十,退敌无形。

  这种战绩放在别的地方或许可称为显眼,但在李恪面前,屁都不是。

  李恪自己就是当世以少胜多最有牌面的将领,年未缚籍已经领着十来个墨者,用数月鏖战,靠沿路捡回来的民军剿灭了两万匈奴。

  所以他从未有过居功而傲的想法,实习归来能被委以军师军侯已经是意外之喜,位列在陈平之后很正常,外遣时为季布谋也很正常。

  他只是努力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季布是老实稳健的人,他就说服季布以兵势压正面,自己则分领朔方部远高于其他部曲的骑卒外出游戈,伺机建功。

  哪知道还未开战,李恪的新将令就来了,他将以一介军侯之身代主帅统领三位校尉,平定草原。

  把自己全部麾下交托给一个称不上熟悉的少年友人是认真的么?

  叫一个无兵的军师军侯统领三员悍将是认真的么?

  那三人,一个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