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典狱

  偏生东方虬利欲熏心,借着这次机会夫肆勾连权贵卖人情,只把那张权贵子弟名录越拉越长,最终弄成了一份权贵榜。

  一朝事,弄出这样不可收拾的动静,他死也就死了。

  却使自己也深陷其中,不得安生。

  原本想借此次科举之机笼络的那十七人再不消说了,据宫中传出的消息圣后已给苏味道下了严令。

  凡是在上次榜单中取中之人这次重考一律不得取中。

  而且这严令最少要维持三载以上。

  放下这十七人不说,更让武三思揪心的是因为这次的事情深深的得罪了堂兄武承嗣。

  想必武承嗣是被榜单上的权贵子弟之多吓坏了。

  以为他武三思暗自培植势力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却不曾想到他是真冤枉啊。

  那榜单涉及到的许多权贵真是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武三思几乎是从小跟这位堂兄一起长大的,深知那不是个好得罪的主儿啊!

  他这次回京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前往白马寺请罪解释,至于堂兄会不会相信他的解释…

  想到这里,武三思皱眉长叹了一口气。

  这还不算在圣后那里落下的坏印象。

  因为东方虬在梁王府做算的水磨工夫。

  武三思这回相信了这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却因为这个利欲熏心的蠢货诗人引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贡生暴乱,进而引了朝堂的震动。

  最终把他给辜连进去并给他留下了无尽的的后患与麻烦。

  武三思那里是想保东方虬?

  依他的本心,真恨不得一个窝心脚踢死这蠢货。

  满怀心思的脚步声在重狱中回响,武三思终于走到了东方虬的管押处。

  不过是月余时间不见,昔日风流儒雅的东方虬几乎已经认不出了,褴褛的衣衫,蓬乱的头,更重要的是他那张极瘦下去的脸上甚至看不到一点人气儿。

  听见有脚步声走近,呆傻了一般的东方虬蜷紧身子哆嗦个不停,由此可知他的恐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看到他这个样子,武三思又是解恨又是厌恶。

  自己当初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个胆小如鼠的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