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秀玲】(7)2u2u2u.c0m
�就是幸福。

  李秀玲的婆婆当年就是幸福的一份子。

  然而好事多磨,婚是结了,户口却落不上。

  本来按照国家规定,她嫁过来,就应该落入城市户口,但到了派出所、街道

  以及别的什么需要盖章的单位,就出现了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通常来说,「找人」

  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直到今天,在东北地区想办任何正规的,或是亟待解决的事,绝大多数人的

  反应也是「不行就找找人吧」。

  找的人,自然是有实权的,或者能帮忙说得上话的人。

  你在办公室里和这些人说什么,他们总是一副根本听不进去的神情。

  而当你「找了人」,往往解决问题的,也就是他们的一两句话而已。

  做手术要找人,经商要找人,孩子安排工作要找人,落户口也是。

  当然,人不能白找,凭什么别人都办不了,心里都没底,就你能?就你心里

  有底?送礼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九十年代之前大多是紧俏物资,或者高档礼品,九十年代后,就逐渐变成了

  金银物品,或者干脆就是钞票。

  人情关系,像一张扭曲的网,牢牢的缚住了这块土地的发展速度,以及普通

  大众的思维方式。

  以至于在这里,照章办事会被别人看作傻子,「找人」

  反而成了办一切事的必要途径。

  民众间互相吹嘘攀比的,往往就是谁家有个什么亲戚有实权,谁认识的某个

  大人物很「好使」。

  「好使」,本来是用于对某件工具或者物品的赞誉,却在这里用于人的身上。

  当然,那些被称赞「好使」

  的人,恐怕也从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如何和一件工具划上等号的。

  他们也没时间思考这些,都在忙着收钱,办事,以及想尽办法如何从自己能

  伸得上手的角度搜刮一点好处出来。

  因此,经过长期、大量的接触,其他地区的人总结出来一句至今仍然非常适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