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伍算心计

  自从三十六年前晋国战败,晋国、志国之间没有发生过三万人以上的战争,晋国尽欺负西北的小国咸国,和南方人少地广的宋国,但整体的战斗经验严重不足,且没有发动五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

  最大一次战役,也是十二年前,中原联兵南下抵御金雪狄北犯中原,晋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南下,因为千里条条粮草不济,战事开展的非常不顺,伤亡还很大。

  最近几年基本上是成平日久民不知战,很难说晋国这样一支和平军,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尤其是军事主官将领一级,很少有统军十万以上,打大仗的经验,更别说统御五十万、百万大军。

  最能打的王彦飞,也被贬到南方做个大都督,多数将领的指挥能力倒底几何很难说。

  而邻国志国就不一样了,过去五十年时间差不多三十年在打仗,和长孙国打、孙国打、徐国、宋国打、咸国打、晋国打、金雪狄人打,周边所有国家几乎挨个捋了遍。因此志国军队的将领的作战经验丰富,士兵的战斗技巧传承甚好,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志国仰仗国土面积比晋国大一圈,人口达到了四千六百多万,而且铁矿、铜矿、煤矿、森林多,生产力略高,暴兵很快。但打了几十年,已经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

  公叔阔为什么敢于摸老虎屁股,就是看到了志国内政疲弱,坐等时机,在志国已经五花大绑,捆住手脚包成粽子,躺进icu的时候,突然给他来一刀,攫取中原霸主的成果。

  如果志国和晋国先杠上,百里燕就有了用来向歧国敲诈索取的利用价值。当然,歧国可能不给,不过没关系,一旦晋国击败了志国,反手就轮到收拾歧国。

  所以如果志国先发制人,晋国势必先拿百里燕做交易,换取歧国好处,而不会坐等战事打到一半快见分晓的时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晋国抱着必胜的信心,就是不拿百里燕勒索歧国。因此伍算看来,百里燕能不能逃过一劫,就看百里燕自己造化了。

  但是这么个孩子就卷入列国争霸,是个人难免要动恻隐之心。与塞骞言明其中利害,伍算话锋陡然一转说:

  “要说全无解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此事恐怕做不得。”

  听到这里,塞骞不解:

  “为何做不得?”

  “此事难,不过倘若事成,倒也平添了天下几分变数。”

  “哦,还请大师赐教。”

  “呵呵……倒也谈不上赐教。”伍算捻了捻白髯,接着又道:“塞骞你若去不成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