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章:造船
emsp; 干船坞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种简单的利用潮汐特性的船坞。

  首先,在海边建造一座三面围着土堤的船坑,一面通向大海,船坑的地面大约和落潮时的海平面平齐。

  在造船时,将通向大海的一面用土堤围起来,和大海隔绝,在干燥的船坑里建造船舶。

  当船舶造好之后,趁着落潮挖开堤坝,等到涨潮的时候,海水灌进船坑,船被海水浮起来,就可以开出船坞……

  陈宪手中人手充足,又有水泥这种工业骨骼,建造船坞自然是毫无问题。

  在修建船坞的同时,陈宪就开始备船料,他让人在崂山,珠山上采伐成才的榆木,搭建仓库,储藏阴干木料。

  船坞造好之后,陈宪拿出了自己的设计图纸。

  宋朝的造船技术,相比于大航海时代的造船技术自然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陈宪寻找这个时代的造船匠并不是让他们自己造船,而是要将大航海时代的造船设计,和这个时代的造船工艺结合起来。

  大航海时代的造船工艺,首先从龙骨开始,龙骨由分为艏柱,艉柱,龙骨三个部分,如果船很大,那么龙骨就会由好几段拼接起来。

  用木架子支撑固定好龙骨之后,接下来是铺设底肋材,底肋材有多宽,船的平底就有多宽。

  以船的艉柱为核心,还要搭建船尾弯骨,来确定船尾的外形,再通过船尾横材将船尾弯骨和艉柱结合起来,船尾横财将会穿过艉柱,将三者牢牢的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是铺设船舶弯曲的框架,也就是肋骨,勾勒出船的外形,接着是铺设支撑和贯穿整个船只的甲板梁。

  铺设完肋骨和甲板梁之后,就要进行船只外侧的铺板,这层铺板是帆船的皮肤。

  铺板采取平接法,就是将板边对边的接在一起,并预留出炮窗。

  铺板完成后,一搜帆船的主体就完成了,接下来就需要对船体的密封性能进行处理。

  防水处理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蘸了油脂的麻布,用錾子打入木头缝隙中。

  第二步用沥青涂抹船体表面。

  陈宪找不到沥青,但这个时代的工匠也有着他们的办法,就是用生漆代替沥青。

  先用生漆和瓷土调和,做成稠漆,先用稠漆涂抹船体表面,晾干之后,再用生漆涂抹船体的内外表面,再晾干,再涂抹,如此反复十次。

  完成了帆船的主体制造之后,就是树立桅杆和挂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