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做事难
意,崔成召集班子开会,传达朝廷下达的政令。城管及卫生条例,在鄯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决定在长安推行。

  传达了上面的意思后,崔成就不说话了,其他人也不说话。具体的内容,已经下达到三位县主管的手里,大家也都看过了。但是怎么去执行,这个问题没人愿意出这个头。崔成是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县丞和县尉,则是不愿意挑这个头。太容易得罪人了,这是长安啊。一个不小心,得罪哪个权贵了,说的夸张有点,被人打死了都没地方讲理去。

  “怎么,都不说话么?”崔成忍不住了,看看两个下属,县尉站起来,说了一句:“内急,去一下茅房。”说着先跑了,面对崔成的视线,县丞就像便秘一般,憋的一头汗说不出话来。崔成见状叹息一声:“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这个事情你们就别管了。后果如何,本人一力承当。只是丑话说在前面,事情做起来了,二位不要拖后腿就行。将来看见了好处,有的人也别红了眼珠子往里头伸手。”

  县丞擦了擦汗:“那啊,那是。”崔成挥挥手,示意他下去。李诚在一边一直没说话,他没有从政的经验,自然不会出来浪。

  “二郎,你都看见了。”崔成很无奈,李诚点点头:“做事难啊!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既然选择了要做,那就必须做好。做事情,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个事情其实不难办。难的是找对做事的人。要我看,先把部门搭建起来,然后往里填充人手。这些人手,必须是大兄弟的人,不然大兄颁布的命令得不到执行,事情还是一场空。”

  崔成点点头:“此事,为兄早有盘算。从鄯州回来的老卒,十人充入城管。再招募一些人手,差不多就行了。”李诚点点头:“还有一点就是财政,没钱你就养不起人。这个事情的初期,想收到钱不现实。为避免招人口舌,先做好足够的宣传,把声势造起来。”

  崔成笑道:“二郎,你我好好商议一番,弄个章程出来。”

  “此事有朝廷政令,名正言顺,但还不够。具体到条例的各个细节,这些内容需要广而告之,避免不教而诛,招人非议。所以,此事当以宣讲为先,而不是着急立刻推行。”李诚很清楚长安和鄯州有巨大的区别。在鄯州,李玄运一手遮天,他说了算。有他的命令,李诚在执行条例的时候,根本没有顾忌。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个年代的交通和咨询,喊冤你都没地方。就别说没冤枉你。

  长安不一样,天子脚下,首重和谐。凡事都不能急,必须一步一步扎实的往前推进。

  “此事可以令县衙的书办,转抄条例,四处张贴即可。”崔成把事情想的有点简单了,贴几张布告就能搞定么?这可是长安,你贴了布告,不等于大家都看见,看见了不识字的人怎么办?李诚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