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比较而言,杰德或许希望自己去拍摄《阿甘正传》,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相对更加讨好。可这不符合杰德的性格,他骨子里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可从一个新导演的立场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显然不是一个好操作的作品。题材阴暗而且相当冒险,一不小心自己就会将未来的经典拍成一部搞笑不成功的烂片。到底该如何选择?杰德关着门想了三天之后,终于出门对老贝尔说,“帮我联系下雷石东先生吧,我想他会喜欢我给他准备的礼物。”

  杰德决定好自己的处女作剧本之后,便跟随《辛德勒的名单》剧组前往华盛顿特区,这是《辛德勒的名单》的首映城市。按照环球的计划,他们将分别在华盛顿特区、纽约市和洛杉矶市三个地方首映之后,再在全国公映。看到环球的这样安排,就发现这部电影的政治宣传目的非常明显了。不过想想一直在背后支持这部电影的全美犹太人协会,所以杰德也释然了。尽管《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某种意义上的“政治宣传片”,可杰德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也没有篡改既有的历史。相反杰德也觉得大家的确需要这样的宣传,无论是否真心。而且据说,克林顿总统将会莅临首映礼。想来也是,这个既可以讨好犹太人有能宣传世界和平的机会,怎么会少了美国的政客们呢?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提到的《streetsphiladelphia》,《费城故事》的插曲。回应一个问题:有读者问:男主角已经换了芯,怎麽可能会对《辛德勒的名单》背後的史实而心痛?我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情感并非因为你不是这个族群而不感到痛心。我举一个例子,张纯如女士。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除了血统上来说是中国人),爲什麽她会因为撰写“南京大屠杀”的小说而情绪崩溃?按理说,她没有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而且也不像国内会接受这样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她所撰写的这本小说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并连续十八周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冠军。难道美国人们突然就变成中国人了?同情心是所有人类共有的情感,并不会因为你没有经历过而变得不存在。

  、抵达内心的深处

  《辛德勒的名单》全球首映日定在了1993年11月3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肯尼迪艺术中心,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日子。肯尼迪艺术中心内的电影放映厅并不大,除了社会名流、政界要人之外,也就只有一些特别有名望的影评人才会被获邀参加。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通过全美犹太人协会召集起来的当年集中营的幸存者或他们的亲属。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首映礼,所有获邀嘉宾都被要求换上深色调的正式礼服。同时也很罕见地,电影正式放映前没有制片方或发行方的发言,而影评人们也没有举手提问,仿佛约好了一般。

  镜头从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开始,黑白色调的胶片上记载的是泛黄的记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