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城市排名
  故而在外人看来,长安的有钱人特别多,甚至不亚于天津。

  在昊菁皇帝看来,以后陕西境内出现大型城市也是可能的。

  只要解决了交通与水源,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长安与北都,可以看作是北方发展的龙尾与龙头。

  龙尾的经济实力可以比不过江南四霸,但龙头必须比得过,而且还要甩开他们。

  南直隶的五座城市的人口总和与北都不相上下,经济总量也相差无几。

  江南地区虽然是亩产较高的水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

  那些不打算移居南地或者北地的农户,就只能选择进城打工。

  这就导致了南直隶的诸多大城的城市化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

  只是在城市建筑上,短时间内还是明式风格,没有像北都新城这边改变的非常迅速。

  除了南都之外,其余四座城市几乎都是主打轻工业。

  北都的产业结构与南都相类似,走得都是轻重工相结合的路线。

  天津、蓬莱、青岛、厦门、旅顺这五地则是重工业与贸易相结合的路线。

  各地的特长不同,故而产业结构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轻工业与贸易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就是钱塘,丝绸、瓷器、茶叶,都可以从这里直接出口。

  类似钱塘的沿海城市有很多,譬如广州、水嘉、晋江等地都是如此。

  内陆的成都、重庆、武汉走地都是这个路子,目前也只有这条路适合它们来走。

  发展重工业,昊菁皇帝当然倾向于资源丰富,且能通过铁路运输原材料的北方地区。

  南方水网密布,自然更适合发展轻工业,也便于将轻工产品迅速装船出口。

  每座城市的介绍与点评占据二十页纸,二十座城市的点评总计就是四百页。

  两百张纸的杂志的厚度等于一本书籍,加上里面的内容比较丰富,买两银币并不算贵。

  入选榜单的各地父母官也派人争先恐后地抢购第二期杂志,因为这算是自己难得被皇帝认可的业绩了。

  沈阳能入选前二十,甚至超过洛阳、开封、南昌、德化等地,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甚至匪夷所思。

  只有看过杂志介绍的吃瓜观众才会明白,沈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