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经济增长
�木、海捕、放牧的人非常之多。

  凡是去南地放牧的人,可以自动获得上千亩的牧场。

  昊菁皇帝早已在澳洲设立的四座小型造船厂,东南西北各一座。

  每座造船厂目前最多也只能建造五百吨级的蒸汽渔船,但也是供不应求。

  惠国、襄国、秦国的地盘均位于南太平洋,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在蒸气渔船开始上市之后,三国也因此大为受益。

  南太平洋也是大明帝国最大的金枪鱼来源地,石斑、鲷鱼、旗鱼、剑鱼、鲨鱼、沙丁鱼更是数不胜数。

  在三国的都城港口,常年都有冷藏船等候,转满就立刻起航,驶往大明本土。

  光是靠大规模捕捞海鲜,三国就已经可以实现躺赢了。

  在拖拉机普及到全国各地之前,牛、马、骡、驴这四畜仍然是耕地的主力军。

  除了猪、羊及家禽之外,海鲜的大批量上市,是对普通百姓餐桌的极好补充。

  “耕地f4”也已经被朝廷纳入保护动物范围,哪怕去属地耕地、拉货、驮人,也被宰了下锅要好。

  卖驴肉火烧的也必须改卖猪肉或者鸡肉火烧,否则就是影响农耕的恶劣行为。

  觉得接受不了也可以,朝廷会派人送你去北地或者南地。

  到了那边,卖树皮火烧都可以!

  蒸汽商船和渔船的诞生,就意味着此前从奥斯曼大规模进口石油,并予以炼化出来的成品油,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一艘珉用蒸汽船只的日常消耗是非常惊人的,上千艘蒸汽船只要出海,那就意味着炼油厂可以日进斗金了。

  根据与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达成的协议,大明帝国从一六八四年开始,每年从奥斯曼进口的石油从目前的三百万桶提高到一千万桶。

  易卜拉欣同意每桶售价降低半个银币,降为四银币,等于打了八折,每年既定总额为四千万银币。

  大明每年有权以相同单价追加最多五百万桶的进口石油订单,而且跟以前一样,是到岸价格。

  除此之外,大明每年还会无偿获得价值八百万银币的两百万桶石油,为期十五年,以充抵从给易卜拉欣的那艘价值一亿两千万的四级铁甲舰。

  四级铁甲舰原价两亿银币,昊菁皇帝直接给这位老朋友打了六折,对方不好意思,也只能给石油打了八折。

  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