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骑士精神
��拉欣没钱给工人发工资不要紧,奥斯曼境内的基斯拉达戈金矿,就是昊菁皇帝送给易卜拉欣的礼物。

  该金矿储量三百四十吨,按照只采出两百吨黄金的利润来计算。

  这部分便相当于五百万两黄金,也就是五千万两白银,折合七千五百万银币。

  易卜拉欣只拿其中的三千万银币,余下分给贵族股东。

  平均二十年,每年采出来的黄金兑换成银币之后,也足够给油田工人们发工资的了。

  至于用石油和成品油换购来的各种商品,这也好折现。

  作为苏丹,易卜拉欣本身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大的商店的老板。

  一边自己赚钱,一边带着贵族们赚钱,一边让国库充裕一些。

  三项兼顾,一点都不耽误。

  易卜拉欣自己倒是不会,架不住东边有个好老师……

  隔空教你赚钱,还教你挖矿,而且不收学费,学不会可以免费再学!

  易卜拉欣在没接触过昊菁皇帝之前,从没想过在遥远的东方,世界上还有如此善良之人!

  相比动不动就发动东征的西方诸国,还是明帝国更值得结交。

  昊菁皇帝更是他本人和奥斯曼的真挚朋友,就差为其树碑立传了……

  虽然由于买买买的原因,国库比以前的岁入高很多,但仍旧充裕不起来。

  不过明帝国正在大规模工业化,每年需要一两百万桶石油与成品油,而且需求量还在逐年递增。

  作用世界第一油田的易卜拉欣,也就一点都不害怕自己和国库没钱了。

  没钱可以挖矿,没东西可以用油来换购。

  对易卜拉欣来说,脚下这简直就是天赐宝地啊!

  其实在科威特油田大规模开采之后,易卜拉欣都想把皇宫搬到巴格达去……

  在伊斯坦布尔早已盘根错节的贵族们一顿好说歹说,总算是阻止了苏丹这个疯狂的打算。

  大家都安于现状,对眼下每年都有巨额收益非常满意,不想再辛辛苦苦地折腾到巴格达去了。

  易卜拉欣对本土的发展也满意,但对匈牙利战场的发展就不太满意了。

  由于侯赛因的谨小慎微,导致超过三十万帝国部队被拖在那里动弹不得。

  虽然这样是有情可原的,但在不能取得任何进展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