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章 蔡邕请辞
皇宫门口的时候,忽然忘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了。还好遇到了少府令,不然还真是想不起来。您说,这种事情老臣忘了,倒也无伤大雅。若是军国重事被老臣给忘了,那该如何呢?”

  “老臣害怕啊!如今大汉朝蒸蒸日上,一日好过一日,若是因为老臣的疏忽出了纰漏,那老臣就是千古罪人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先帝?陛下,您说是吗?”

  蔡邕说的情真意切,说到先帝的时候眼睛都红了。

  “先帝知遇之恩,重于泰山。老臣这一把老骨头就是全都搭给了陛下也没问题。可是老臣现在老了,身子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就是耽误事了。不过陛下您放心,就算老臣不做官了,老了,不能动了。若是有一天,朝廷有用得着老臣的地方,老臣就是死,也会帮陛下做好的。”

  “老大人,可是现在朝廷就需要你,朕就需要你啊。”刘辩也说的情真意切。

  毕竟刘辩从登基到现在,蔡邕才是那个给他帮助最大的人。董明虽然一直在变法,但是在跟刘辩的相处上,始终是有些问题的。最重要的是,刘辩想做什么事情,蔡邕都会支持。明知道会出问题,蔡邕也不会拒绝,而是想办法弥补。

  董明就不一样了,压根对刘辩就不管不问,实在看不过去了,就直接说刘辩一脸。就感情上来说,刘辩跟蔡邕的感情要比跟董明要亲密一些。眼下蔡邕忽然说要请辞,刘辩心里其实还是极为不舍的。

  但现在的情况,蔡邕卸任,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有人都清楚,以蔡邕的身子骨,顶多也就能撑到来年开春。若是休养一下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不然的话就得死在任上了。刘辩就算再不舍得,也不能不放人。

  若是蔡邕病死在任上,那朝野上下肯定对刘辩有意见。

  “陛下,是非老臣不愿啊。”蔡邕有些无奈。站了一会儿就觉得累了,说完这句话之后,他拉着刘辩到自己之前的位置上坐下来,喘口气道:“您看,我这站一会儿都不行,还怎么处理国事?”

  刘辩也知道事不可为,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舍,就给了董明一个求助的眼神。

  董明不知道该说什么,蔡邕今年就下来这件事,之前就跟他说过了,他也是同意的。按照蔡邕原本的打算,越早下来越好,不过荀爽的死,让蔡邕的计划出现了变动,才一直拖到现在。

  眼下蔡邕实在是扛不住了,处理政务完全力不从心,这个月的政务基本上都是丞相府长史带着鲁肃等年轻人在处理。一段时间还行,时间长了,蔡邕心里过意不去。哪怕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做事儿很靠谱,也不行。

  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