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章 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呢?
写完了之后,董明便直接回到了家中。眼下董明还没有搭建起合适的宣传班底,主要是没有适合主持宣传工作的人选。本来王粲很是合适,但是年龄太小了。
找不熟悉的人来做这件事,他又有些不放心。毕竟这宣传的重要性,在某些时候不亚于掌握一直强大的军队。也因此,在他的心中,负责宣传的这批人,必须要是维护变法,坚持变法,笃信新学的自己人才行。
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负责的人,这事儿他就自己先担着了。不过眼下事情太多,一切都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开始具体的去做什么。
现在倒是要去做了。毕竟这不能光写出来,还要让大众看到,看明白才行。
这事儿倒也不算多难。依托于眼下西池村的印刷技术,董明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发行报纸。虽然覆盖面和即时性肯定不如后世的报纸,甚至可以说,做成日报都难。但是没关系,董明原本的打算就是制作类似于月刊一样的东西。
每个月发行一刊,目标人群则是洛阳城的这些读书人们。至于普通的百姓,还在忙着解决温饱呢,哪有那个闲工夫搞精神享受。不过董明也并不是不把百姓当回事,毕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多可怕,可是有过历史实证的。
对这些达官贵人,读书人,月刊自然是尽可能的阳春白雪一些。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各种政论,以及朝廷一些重大举措,都会刊登在月刊上。
而对于民间,董明则打算以小说、话本、戏曲的形式进行宣传。反正就四个字,娱乐至死。这一套是跟后世学的。甭管哪个国家,哪怕是自由民主的灯塔国,也是一样的套路。民众喜欢什么就给民众什么,只要让他们放弃独立思考就完事了。
简单的来说,精神鸭片。
很多人吐槽为什么一个破明星的家事能够引起这么多广泛的讨论,能够在网络上从头到尾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原因很简单,这玩意说破了天对国计民生都没有任何影响。民众只需要吃瓜就完事了,沉迷吃瓜就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思想环境下。
后世各个大国,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等有人意识到了不对的时候,不好意思,已经晚了。
扯远了。
说回月刊的事情。
眼下董明也腾不出时间,不然倒是可以专心致志搞宣传。来源于后世的红色宣传套路,加上眼下科考带来的真实权势财富,董明可以保证,几年之内就能在思想领域,自下而上的完成统一。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如果他这么做了,肯定会受到传统儒家卫道士的猛烈反击,到时候就算�
找不熟悉的人来做这件事,他又有些不放心。毕竟这宣传的重要性,在某些时候不亚于掌握一直强大的军队。也因此,在他的心中,负责宣传的这批人,必须要是维护变法,坚持变法,笃信新学的自己人才行。
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负责的人,这事儿他就自己先担着了。不过眼下事情太多,一切都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开始具体的去做什么。
现在倒是要去做了。毕竟这不能光写出来,还要让大众看到,看明白才行。
这事儿倒也不算多难。依托于眼下西池村的印刷技术,董明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发行报纸。虽然覆盖面和即时性肯定不如后世的报纸,甚至可以说,做成日报都难。但是没关系,董明原本的打算就是制作类似于月刊一样的东西。
每个月发行一刊,目标人群则是洛阳城的这些读书人们。至于普通的百姓,还在忙着解决温饱呢,哪有那个闲工夫搞精神享受。不过董明也并不是不把百姓当回事,毕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多可怕,可是有过历史实证的。
对这些达官贵人,读书人,月刊自然是尽可能的阳春白雪一些。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各种政论,以及朝廷一些重大举措,都会刊登在月刊上。
而对于民间,董明则打算以小说、话本、戏曲的形式进行宣传。反正就四个字,娱乐至死。这一套是跟后世学的。甭管哪个国家,哪怕是自由民主的灯塔国,也是一样的套路。民众喜欢什么就给民众什么,只要让他们放弃独立思考就完事了。
简单的来说,精神鸭片。
很多人吐槽为什么一个破明星的家事能够引起这么多广泛的讨论,能够在网络上从头到尾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原因很简单,这玩意说破了天对国计民生都没有任何影响。民众只需要吃瓜就完事了,沉迷吃瓜就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思想环境下。
后世各个大国,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等有人意识到了不对的时候,不好意思,已经晚了。
扯远了。
说回月刊的事情。
眼下董明也腾不出时间,不然倒是可以专心致志搞宣传。来源于后世的红色宣传套路,加上眼下科考带来的真实权势财富,董明可以保证,几年之内就能在思想领域,自下而上的完成统一。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如果他这么做了,肯定会受到传统儒家卫道士的猛烈反击,到时候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