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章 变法(三)
可谓不谨慎。税法改制一事,臣本不懂,但是臣认为有一件事尚书令大人说的很对,那就是眼下国朝的税收早就入不敷出了!国事艰难,与其在这里犹如妇孺一般,吵个不停,何不先做着试试看。反正国家也不会变得比眼下更困难了。”
董昭最终还是决定站在董明这一边了。他不站在这一边也不行。家里的小子们已经被董访都忽悠成了新学子弟。
董昭话说完之后,立刻有人反驳。不过这一次更简单了,你掉书袋这边董昭和蔡邕等人教你做人。实在不行,董明就上来摆事实列数据,谁来都不好使。
当然,最终董明在这上面还是做了妥协。原本董明打算每年上缴一成的,也就是百分之十。最后退让到了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
口子开了就行,董明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慢慢来。
这一部分商议完了之后,已经过了午时,刘宏留了所有人吃饭。
吃完饭之后,又是昏天暗地的争论。不过相较于税法,剩下的内容大家反而反对的并不激烈。大家也只是尽可能的争取利益罢了。对此,董明倒觉得没啥,政治嘛,不就是利益交换吗?
下午才散朝,散朝之后董明也没有离开,被刘宏请到了偏殿。同来的还是有三公、三独坐中的另外两人。
“今日大家也都累了,朕就长话短说了。变法必须推行,而且以尚书令的方略为准。卿等这些日子费些力气。”刘宏说话很直接。
“臣有一言想问尚书令。”这个时候袁绍开口道:“不是某家不相信尚书令。但是有一点某家很是疑惑,按照尚书令大人的税制改革来看国家的税收真的会变多吗?”
“以前世家大族不用交税,现在他们交税了,这无形中就多出来了一批。而且眼下朝廷的财政也不可能只依靠税收。”董明叹了一口气道:“事实上税收才是国家财政的根本,但是眼下大家也都清楚,民生凋敝,百姓能够活下去就不错了,哪来的钱交税?咱们得另想办法。”
“这么说尚书令已经有办法了?”袁绍眉头一挑。
“盐、铁、酒、官营作坊。”董明轻轻吐出四个名词,其实也是提醒袁绍,想发财就要注意了。
“嗯?这些要怎么改动?”袁绍有些不明白。
事实上,其他人也不明白。在场的明白人只有董明和跟他交流了很多次的刘宏。
“到时候诸位就知道了。”董明摇了摇头然后道:“总之财政这一块各位同僚不用担心,某家担保不会出现问题的。”
“既然如此,
董昭最终还是决定站在董明这一边了。他不站在这一边也不行。家里的小子们已经被董访都忽悠成了新学子弟。
董昭话说完之后,立刻有人反驳。不过这一次更简单了,你掉书袋这边董昭和蔡邕等人教你做人。实在不行,董明就上来摆事实列数据,谁来都不好使。
当然,最终董明在这上面还是做了妥协。原本董明打算每年上缴一成的,也就是百分之十。最后退让到了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
口子开了就行,董明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慢慢来。
这一部分商议完了之后,已经过了午时,刘宏留了所有人吃饭。
吃完饭之后,又是昏天暗地的争论。不过相较于税法,剩下的内容大家反而反对的并不激烈。大家也只是尽可能的争取利益罢了。对此,董明倒觉得没啥,政治嘛,不就是利益交换吗?
下午才散朝,散朝之后董明也没有离开,被刘宏请到了偏殿。同来的还是有三公、三独坐中的另外两人。
“今日大家也都累了,朕就长话短说了。变法必须推行,而且以尚书令的方略为准。卿等这些日子费些力气。”刘宏说话很直接。
“臣有一言想问尚书令。”这个时候袁绍开口道:“不是某家不相信尚书令。但是有一点某家很是疑惑,按照尚书令大人的税制改革来看国家的税收真的会变多吗?”
“以前世家大族不用交税,现在他们交税了,这无形中就多出来了一批。而且眼下朝廷的财政也不可能只依靠税收。”董明叹了一口气道:“事实上税收才是国家财政的根本,但是眼下大家也都清楚,民生凋敝,百姓能够活下去就不错了,哪来的钱交税?咱们得另想办法。”
“这么说尚书令已经有办法了?”袁绍眉头一挑。
“盐、铁、酒、官营作坊。”董明轻轻吐出四个名词,其实也是提醒袁绍,想发财就要注意了。
“嗯?这些要怎么改动?”袁绍有些不明白。
事实上,其他人也不明白。在场的明白人只有董明和跟他交流了很多次的刘宏。
“到时候诸位就知道了。”董明摇了摇头然后道:“总之财政这一块各位同僚不用担心,某家担保不会出现问题的。”
“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