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真相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多宋慎一个不多。

  “刘老哥还真是痴迷。”宋慎笑着赞道。

  刘铭豫呵呵一笑,压低声音问道:“你小子真是深藏不漏,趁着现在人都走了,‘裕永和’到底是什么,快点告诉我吧,要相信老哥为人,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宋慎无奈一笑,“我也只是隐约记得有这个名字,应该是什么铜器作坊吧,再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

  刘铭豫笑着点了头,“我知道了。不过,这佛像最大的破绽不在这里,你难道就没有发现?”

  “还有什么?”宋慎一脸茫然,似乎真是不知道。

  刘铭豫也不疑他,笑着压低声音道:“那佛像里子有些微微泛着黄意,比寻常那些铜锡合金更显发黄,这应该是加了黄金的缘故,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佛像后面磨掉的一小片露出的底子,仍是发黄,说明作伪时为了效果,是加了黄金的,这真是大手笔!要是被发现了,损失可是不小的!”

  宋慎猛然惊觉,醒悟道:“怪不得我觉得这颜色有些不对,原来是加了料,这样的颜色更显得亮艳,确实要比纯粹的青铜要好得多。”

  刘铭豫拍了拍宋慎的肩膀,“小伙子不错了!我还是你这么大的时候,连古玩都不知道是什么,更别提有什么知识可言。”

  “时代不一样嘛,这也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好,要感谢的是这个时代。”宋慎笑道。

  刘铭豫哈哈一笑,“不错,好好干吧!下次再聊。”说着,他转身离去。

  店里面终于再次安静下来。

  舒楠坐在宋慎的对面,盯着宋慎的脸,宋慎摸了摸,感到并没有什么,就问她:“干什么?怎么盯着我看?”

  “你真是个大滑头!”舒楠无端的冒出这样一句来。

  宋慎笑了笑,明白她的意思,但是并不想解释什么,自己耍了他们所有人,心里面还是稍有些成就感的,但是其他人却感受不到锦衣夜行的遗憾,没想到被舒楠一语道破,还算有个小知己!

  “哎!你是不是知道那三个字的来历?说出来吧,反正我也没人告诉去。”舒楠笑嘻嘻的想要打探一番。

  宋慎并没有想瞒着她,起身去了前台拿出一本书来,坐下来,随便翻了几下,又折了一页递给了舒楠。

  舒楠也没有急着翻看,看了封面读道:“《中国冶铸史论集》,是这本书呀!”接着才翻开了书页,见到上面写道:

  清乾隆年间有熔铜大局六处,铜铺43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