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辣椒酱
程夏看杜仲夹了一块青椒酿肉放到嘴里,心里的怀疑才稍微减轻了一些,她感觉杜仲的反应不太对劲,而自己上山前,她明明听到杜仲呐喊的是让她多捞几条鱼回来,他怎么就知道自己去的地方有鱼呢?不过眼下杜仲的反应,让程夏心里稍微舒坦了一些。
杜仲捏着鼻子咬了一小口,小心的品咂了一下,结果,哎,还不错啊。
杜仲又大口咬下一块,心里不住的点头,好吃,油锅这么一煎,辣味竟然被削减了不少,而入味了的碎肉沫又完美的融合到青椒之中,咬一口满满的肉香,很是下饭。
杜仲顾不上说话了,嘴上手上动作不停,只抬脚将旁边的凳子踢到桌边,往上一坐抱着米饭就开始大快朵颐了。
程夏看他的样子才稍微放心了下来,看来这辣,古代人还是能适应的,她对自己的辣椒酱更有自信了。
杜仲一边抹着额角沁出来的汗,一边刺啦着舌/头往嘴里塞青椒炒蛋,不住的直呼吃的真爽,从没吃过这样的辣。一顿饭,大半的饭菜都进了杜仲的肚子,吃完他就躺在躺椅上不动弹了,说吃累了,要歇着。
程夏和大花将东西收拾了,程夏就打算做辣椒酱了,吃饭之前程夏就和大花将所有的红辣椒清洗干净,摊放在帘子上,搁置在房间外头控水晾晒去了,这会肯定都晒干了。
从山上摘回来的花椒和生姜也准备妥当了,程夏将需要用的东西备好之后却犯了难。
明朝没有所谓的搅拌机,不能将辣椒直接搅碎,所以程夏只能和大花手工一点点的将辣椒剁碎,这就出现问题了,辣眼睛是一回事,她们好歹还可以开窗通风,可是她们的手上需要戴手套啊,否则剁完,那酸爽简直不敢想象。
程夏试探的去问杨大郎可否有类似手套的东西存在,她本来没抱什么期待,结果杨大郎真就狐疑的看了她一眼,转身从床脚的柜子里拿出两双手套出来,还是皮质的。
程夏呆呆的抓着手套出了卧室,到了厨房还是没反应过来。
杨大郎给她的,是皮手套,而且是军用的手套,行军打仗才用得上的。
程夏曾跟着导师研究过古代的服饰和相应的配饰,古代的服饰形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款式还是颜色,都大有不同。就算一些简单的配饰,比如抹额、兔儿帽抑或护膝,都有详细的记载,唯独手套,相关的记录真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手套是舶来品,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甚至在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写的《广东新语》上,还称手套“传入中国,仿而制之,至多三百年”云云。乃至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上都找不到关于手套的记
杜仲捏着鼻子咬了一小口,小心的品咂了一下,结果,哎,还不错啊。
杜仲又大口咬下一块,心里不住的点头,好吃,油锅这么一煎,辣味竟然被削减了不少,而入味了的碎肉沫又完美的融合到青椒之中,咬一口满满的肉香,很是下饭。
杜仲顾不上说话了,嘴上手上动作不停,只抬脚将旁边的凳子踢到桌边,往上一坐抱着米饭就开始大快朵颐了。
程夏看他的样子才稍微放心了下来,看来这辣,古代人还是能适应的,她对自己的辣椒酱更有自信了。
杜仲一边抹着额角沁出来的汗,一边刺啦着舌/头往嘴里塞青椒炒蛋,不住的直呼吃的真爽,从没吃过这样的辣。一顿饭,大半的饭菜都进了杜仲的肚子,吃完他就躺在躺椅上不动弹了,说吃累了,要歇着。
程夏和大花将东西收拾了,程夏就打算做辣椒酱了,吃饭之前程夏就和大花将所有的红辣椒清洗干净,摊放在帘子上,搁置在房间外头控水晾晒去了,这会肯定都晒干了。
从山上摘回来的花椒和生姜也准备妥当了,程夏将需要用的东西备好之后却犯了难。
明朝没有所谓的搅拌机,不能将辣椒直接搅碎,所以程夏只能和大花手工一点点的将辣椒剁碎,这就出现问题了,辣眼睛是一回事,她们好歹还可以开窗通风,可是她们的手上需要戴手套啊,否则剁完,那酸爽简直不敢想象。
程夏试探的去问杨大郎可否有类似手套的东西存在,她本来没抱什么期待,结果杨大郎真就狐疑的看了她一眼,转身从床脚的柜子里拿出两双手套出来,还是皮质的。
程夏呆呆的抓着手套出了卧室,到了厨房还是没反应过来。
杨大郎给她的,是皮手套,而且是军用的手套,行军打仗才用得上的。
程夏曾跟着导师研究过古代的服饰和相应的配饰,古代的服饰形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款式还是颜色,都大有不同。就算一些简单的配饰,比如抹额、兔儿帽抑或护膝,都有详细的记载,唯独手套,相关的记录真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手套是舶来品,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甚至在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写的《广东新语》上,还称手套“传入中国,仿而制之,至多三百年”云云。乃至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上都找不到关于手套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