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姚远的金手指
��登广告,吸引众多小企业来购买。

  这样,各小企业和个人倒卖机床的二道贩子,自然就形成一个竞价格局,矿机可以获得最高的利益。

  原来矿机处理不用的设备,都是便宜处理给关系单位,或者跟干部们有这样那样利益关系的,有时候卖掉的价格,比卖废铁都便宜。

  姚远来个暗中的竞价,卖出的钱就多了不少,正好可以在生产还不能正常进行的时候,给工人发两个月工资,算是达到了他不靠外援,坚持下去的目的。

  有时候,也不能怪别人说国有资产流失。竞价可以卖到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机床,被几千块钱卖掉,不是流失又是什么呢?

  企业巨额损失了,换来了主管这项工作干部的个人好处,不是损公肥私,又是什么?

  当然了,姚远如果不把矿机买下来,而是像张建国那样来承包,即便他采取这样对工厂最大利益化的竞价手段来处理机床,也容易被认定为损公肥私。

  他是过来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工房进门是两扇固定在外面墙上的木质拉门,上班的时候拉在门口两边。

  再进去,往里四五米,还有一个没有门的门框。这个门框就小一些,刚刚能允许一辆中型卡车进去。

  门框里面就是噪声隆隆的生产工房。中间是一道两米来宽的安全通道,一直通到工房的另一头。安全通道两边,安装的就都是车床。

  门框外面这四五米的空间,两边各有房间。左边是工具材料室,盛放车间使用的各种工模量具,电动工具,还有各种耗材。

  右边又分了两间,靠外的一间是检验室,供质量小组的检验员更衣休息和存放检验工具、量具。靠里的一间,是工段长办公室,工段长和派活的调度员共用。

  这工房一开始建成就是这样的格局,张代表早就非常熟悉了。

  这时候刚刚上班,工段长和调度都去了工房里面,查看进度和分派当天的工作,办公室里没有人。

  张代表隔着门上的玻璃,看到检验室里有个人影很熟悉,就推门走了进去。

  检验室里,四五张办公桌都空着,只有靠里的一张办公桌钱,坐着一个年近五十的男人,戴着老花镜,在桌上填写报表。

  张代表进门,那人以为是有检验员回来取工具,也没有抬头,继续填写自己的报表。

  张代表就冲那人喊了一声:“李春田,你怎么在这里啊?”

  那人迟疑着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