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值得守护(二合一)
岭南、云贵设府不设兵,派去的官员也都是政治犯。
西域也是只有都护府和兵屯。
也就是说,朝廷需要费心管理的区域,也就是中原这一小块儿。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地方越少,就越不复杂,不需要什么太过高深的管理艺术。
有法可依,有忠孝礼义廉的简单约束,就够了。
这就是外儒内法的核心思想。
那个时期,也就是到了唐代之前,管理上的难度很少,反而是开拓之心更盛。
所以,在大唐之前,汉人还始终保持着对外扩张的,还有那股子拼劲儿。
用外世的话说,那时的汉人是创业阶段,干劲十足。
可是到了唐代之后呢?
随着中原对云贵、两广,还有东北、西北地区的掌控力越来越强。
也就是说,在这个交通、信息都极不发达的时代,要想控制越来越大的疆域,所付出的管理成本自然就越来越大。
原来那套只靠自觉的管理办法,已经捉襟见肘。
于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儒家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就是加强版的外儒内法,开始占领高地。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朝廷派出去的官员越来越远,最远的可能相隔万里,通信又不发达,上个奏折都得一年半年的。
那朝廷怎么保证政策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怎么保证派出去的官员不会生出二心?
那就洗脑嘛,用儒家洗脑!
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学的就是礼义廉耻,忠君孝祖。
忠孝礼义廉,这五个字儿甚至代替了宗教,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如同烙印一般伴随其一生。
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这五个字的束缚和道德管制。
那话说回来,这五个字好不好?对不对呢?
好!也太对了!
这就是汉人高明的地方。
要问世界上有那么多辉煌的文明古国、璀璨文化,为什么只有华夏文明传承到了今天?
那是因为,我们懂得记录历史来延续文明,懂得用“忠孝礼义廉”这五个字来凝聚国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域也是只有都护府和兵屯。
也就是说,朝廷需要费心管理的区域,也就是中原这一小块儿。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地方越少,就越不复杂,不需要什么太过高深的管理艺术。
有法可依,有忠孝礼义廉的简单约束,就够了。
这就是外儒内法的核心思想。
那个时期,也就是到了唐代之前,管理上的难度很少,反而是开拓之心更盛。
所以,在大唐之前,汉人还始终保持着对外扩张的,还有那股子拼劲儿。
用外世的话说,那时的汉人是创业阶段,干劲十足。
可是到了唐代之后呢?
随着中原对云贵、两广,还有东北、西北地区的掌控力越来越强。
也就是说,在这个交通、信息都极不发达的时代,要想控制越来越大的疆域,所付出的管理成本自然就越来越大。
原来那套只靠自觉的管理办法,已经捉襟见肘。
于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儒家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就是加强版的外儒内法,开始占领高地。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朝廷派出去的官员越来越远,最远的可能相隔万里,通信又不发达,上个奏折都得一年半年的。
那朝廷怎么保证政策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怎么保证派出去的官员不会生出二心?
那就洗脑嘛,用儒家洗脑!
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学的就是礼义廉耻,忠君孝祖。
忠孝礼义廉,这五个字儿甚至代替了宗教,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如同烙印一般伴随其一生。
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这五个字的束缚和道德管制。
那话说回来,这五个字好不好?对不对呢?
好!也太对了!
这就是汉人高明的地方。
要问世界上有那么多辉煌的文明古国、璀璨文化,为什么只有华夏文明传承到了今天?
那是因为,我们懂得记录历史来延续文明,懂得用“忠孝礼义廉”这五个字来凝聚国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