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四百万石战国大名
��。而且岛上山多林密、耕地面积少。人口也不多的岛屿来的,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收入变化,主要是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是,该岛屿成为罗氏家的领地后,不但被罗氏家迁移了不少流民进去定居,而且也大力推广了罗氏家的法度;
二是,在对马岛、大内家的西国地区成为了罗氏家的领地后,原本作为防御前沿阵地的壹岐岛以及其周围海域一下子就成为了罗氏家的内海了。令其能够安稳地大力发展起渔业、林业;
三是,由于其成为了罗氏家的内海,于是也成为了对马岛与朝鲜、明国商人贸易的中转站,不少商人会将该岛作为存放货物的临时仓库,而众多罗氏家内部的商人会途径该岛,从而也增加了该岛的繁荣;
最后,由于该岛的密林中生存着一种野牛,在罗氏家内政阁的支持下,不少当地岛上的领民干脆干起了捕捉野牛、驯养野牛为耕牛,甚至放牧养牛的工作。要知道,战国时期的耕牛价格可是很高的。这自然也增加了该岛屿的收入。
上述地区是罗氏家起家中期所占据后的领地总收入情况。而在这几年,罗氏家也先后占据了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对马岛等地。
长门国方面,虽然目前罗氏家只占据了该国的五分之四左右的地区(剩余的五分之一地区为以吉见家为首的众长门国豪族所瓜分着),但其在1556年时的收入为十二万石,而到了去年1559年,其收入已经增加为十四万石。
虽然该国有着孤悬于长门国沿海的鸟岛作为与东面的石见国、安云国等地进行海上贸易,但由于该地区海域风浪较大,经常有船只出现海上事故,所以一般的商人首先选择的是沿海的陆路进行交易。可惜的是,由于目前尼子家、吉见家、毛利家正在为石见国的银矿而在争战当中,严重阻碍了石见国、安云国等地通往罗氏家沿海陆路商道的通畅,所以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与长门国类似,安艺国方面,罗氏家同样也只占据着大概五分之三的地区(剩余的五分之二地区为毛利家所占据着),其在1556年时的收入为十五万石,而到了去年1559年,其收入已经增加到了十六万石。
至于全面被罗氏家所占据的周防国,其在156年的收入为十六万石,到了1559年,收入已经增加到十九万石。
从长门国、安艺国、周防国这三处地方的收入变化可以看得出来,其收入增加的幅度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刚刚经历过数次内战、外部入侵,而且有刚刚被罗氏家占据了才三年的时间,所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重新恢复与发展。
对马岛方面,由于其是罗氏家与朝鲜、明国商人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而且相比起其后方的壹岐岛,其面积更大�
一是,该岛屿成为罗氏家的领地后,不但被罗氏家迁移了不少流民进去定居,而且也大力推广了罗氏家的法度;
二是,在对马岛、大内家的西国地区成为了罗氏家的领地后,原本作为防御前沿阵地的壹岐岛以及其周围海域一下子就成为了罗氏家的内海了。令其能够安稳地大力发展起渔业、林业;
三是,由于其成为了罗氏家的内海,于是也成为了对马岛与朝鲜、明国商人贸易的中转站,不少商人会将该岛作为存放货物的临时仓库,而众多罗氏家内部的商人会途径该岛,从而也增加了该岛的繁荣;
最后,由于该岛的密林中生存着一种野牛,在罗氏家内政阁的支持下,不少当地岛上的领民干脆干起了捕捉野牛、驯养野牛为耕牛,甚至放牧养牛的工作。要知道,战国时期的耕牛价格可是很高的。这自然也增加了该岛屿的收入。
上述地区是罗氏家起家中期所占据后的领地总收入情况。而在这几年,罗氏家也先后占据了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对马岛等地。
长门国方面,虽然目前罗氏家只占据了该国的五分之四左右的地区(剩余的五分之一地区为以吉见家为首的众长门国豪族所瓜分着),但其在1556年时的收入为十二万石,而到了去年1559年,其收入已经增加为十四万石。
虽然该国有着孤悬于长门国沿海的鸟岛作为与东面的石见国、安云国等地进行海上贸易,但由于该地区海域风浪较大,经常有船只出现海上事故,所以一般的商人首先选择的是沿海的陆路进行交易。可惜的是,由于目前尼子家、吉见家、毛利家正在为石见国的银矿而在争战当中,严重阻碍了石见国、安云国等地通往罗氏家沿海陆路商道的通畅,所以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与长门国类似,安艺国方面,罗氏家同样也只占据着大概五分之三的地区(剩余的五分之二地区为毛利家所占据着),其在1556年时的收入为十五万石,而到了去年1559年,其收入已经增加到了十六万石。
至于全面被罗氏家所占据的周防国,其在156年的收入为十六万石,到了1559年,收入已经增加到十九万石。
从长门国、安艺国、周防国这三处地方的收入变化可以看得出来,其收入增加的幅度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刚刚经历过数次内战、外部入侵,而且有刚刚被罗氏家占据了才三年的时间,所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重新恢复与发展。
对马岛方面,由于其是罗氏家与朝鲜、明国商人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而且相比起其后方的壹岐岛,其面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