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四百万石战国大名
�九州各地行军大道以及诸如水利设施等工事的修筑,内政阁也已经在萨摩国当地建立了一处水泥工坊,该工坊也已经投入了使用当中。”

  “港口方面,大隅海峡外侧的屋久岛也正式成为了本家对外的贸易港口,同时也是本家水军的驻地之一。如此一来,本家已有大隅国的屋久岛、伊豫国的今冶港、对马岛、长门国的鸟岛作为本家对外的贸易港口,同时它们也是本家水军的军事港口;此外,肥前国的伊万里湾是本家的造船港口基地,唐津湾则是本家水军的训练基地。”

  从南九州地区的人口比例情况来看,青壮明显是不多的,这主要是因为南九州当初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激战导致大量青壮被拉壮丁而死亡,而且由于此前岛津家转封往伊豫国北部地区之时,也拉走了不少萨摩国当地的青壮,于是就造成了如此状况了。

  按照东乡平次的禀报,目前南九州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三地合共就有六十二万石的收入,人口方面也有三十五多人。能够有这样的战果,政良自然是对此前从准备到结束经历了两年之久的南九州战役当然是满意的了。

  同时,政良也回想起了此前他刚刚看过的罗氏家各领地的收入以及人口情况,其中,收入方面。

  作为罗氏家起家之地的肥前国,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其收入有了很明显的变化,1540年是收入为三十一万石,到了1549年,其收入已经上升到四十五万石,1556年是五十五万石,去年(1559)的最近一次检地则是到了六十一万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收入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罗氏家的法度不断地深入人心,令到当地的农渔业、商业、手工业、文化产业、饮食业在当地日渐发达起来,形成了相互循环促进的良好经济体系,于是就有了如此显著的变化。

  与肥前国相似,同样是被罗氏家起家早期所占据了的筑后国、肥后国的收入变化也非常显著,其中筑后国1544年的收入为二十七万石,1549年的收入则是增加到三十三万石,1556年之时收入是四十一万石,而到了今年(1559)年初的最近一次检地则是到了四十六万石。肥后国方面这四年当年的收入则分别是三十四万石、三十七万石、四十八万石、五十三万石。

  而罗氏家在起家中期所占据的筑前国、丰前国、丰后国、壹岐岛,其变化也是挺大的。其中,筑前国在1551、1556、1559这三年当年的收入为三十四万石、四十二万石、四十六万石;丰前国在1551、1556、1559这三年当年的收入为十四万石、二十一万石、二十四万石;丰后国在1549、1556、1559这三年当年的收入为三十七万石、四十五万石、四十八万石。

  壹岐岛方面,其在1549年之时全岛收入也才一万五千石,但到了去年(1559)全岛收入已经上升到五万石。要知道。壹岐岛是一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