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节 逛街购物
一个摆件也是不错的。你看这里,底座这里雕了两只蝴蝶……。”</p>
提问的人明明是李秀根,但是,因为他的问题通过了李景元的翻译,结果,人家小姑娘就不自觉的把李景元当成了主角,一直在向他解说。看着这个状况,李秀根多少有点儿小郁闷。</p>
“这是什么,酒杯么?”为了争取小姑娘的注意力,李秀根又拿起了放在酒壶边上的一个小杯子。</p>
“哥,这是喝白酒的杯子。”不用小姑娘开口,李景元直接对李秀根解释起来:“你不是在我家里喝过中国产的白酒么?当时就是用的这么大的小瓷杯,你忘了么?”</p>
“哦,对对对,这叫什么杯子来着,五……五啥来着?”</p>
“五钱杯。”李景元笑着说道:“一杯的量是五钱,也就是一两的一半。”</p>
“一两是多少?一斤的十分之一么?”李秀根又多问了一句。</p>
“呵呵,这里面的话就长了。”看到李秀根满脸都是想要知道答案的表情,李景元只好长话短说:“在现代,一两确实是一斤的十分之一,而一斤,等于一公斤的一半,也就是五百克。算起来,一两就是五十克。但是,在中国的古时候,一斤可不是十两,而是等于十六两,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古时候一两的一半,也就是说,是一斤的三十二分之一,一公斤的六十四分之一。”</p>
“十六两等于一斤么?”听着听着,李秀根果然有点儿迷糊了。</p>
“恩。”为了让李秀根理解起来更容易一点,李景元又拿了一个成语作为例子:“听说过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么?这个成语里的半斤,就是古时候的半斤,按照十六两一斤的比例兑换,半斤刚好就是八两。所以说,半斤八两说的不是两者差不多,而是指两者的水平完全一样,没有高低之差。”</p>
“原来是这样啊~。”有了例子,果然容易理解多了。李秀根点了点头:“我上次还跟人争,非说自己是八两,比他多三两呢。搞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p>
“呵呵,哥,不知道半斤是八两的可不是只有你一个,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你也用不着不好意思。”差一点就说出了‘现在中国都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突然反应过来这句话似乎容易给自己招黑,李景元这才赶紧改口把话咽了回去。</p>
再说下去,还有可能说漏了。于是,李景元就赶紧换了个话题:“怎么样?哥,这套酒具看上了么?要不要带回去。我觉得吧,要是回去的时候再带上几瓶�
提问的人明明是李秀根,但是,因为他的问题通过了李景元的翻译,结果,人家小姑娘就不自觉的把李景元当成了主角,一直在向他解说。看着这个状况,李秀根多少有点儿小郁闷。</p>
“这是什么,酒杯么?”为了争取小姑娘的注意力,李秀根又拿起了放在酒壶边上的一个小杯子。</p>
“哥,这是喝白酒的杯子。”不用小姑娘开口,李景元直接对李秀根解释起来:“你不是在我家里喝过中国产的白酒么?当时就是用的这么大的小瓷杯,你忘了么?”</p>
“哦,对对对,这叫什么杯子来着,五……五啥来着?”</p>
“五钱杯。”李景元笑着说道:“一杯的量是五钱,也就是一两的一半。”</p>
“一两是多少?一斤的十分之一么?”李秀根又多问了一句。</p>
“呵呵,这里面的话就长了。”看到李秀根满脸都是想要知道答案的表情,李景元只好长话短说:“在现代,一两确实是一斤的十分之一,而一斤,等于一公斤的一半,也就是五百克。算起来,一两就是五十克。但是,在中国的古时候,一斤可不是十两,而是等于十六两,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古时候一两的一半,也就是说,是一斤的三十二分之一,一公斤的六十四分之一。”</p>
“十六两等于一斤么?”听着听着,李秀根果然有点儿迷糊了。</p>
“恩。”为了让李秀根理解起来更容易一点,李景元又拿了一个成语作为例子:“听说过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么?这个成语里的半斤,就是古时候的半斤,按照十六两一斤的比例兑换,半斤刚好就是八两。所以说,半斤八两说的不是两者差不多,而是指两者的水平完全一样,没有高低之差。”</p>
“原来是这样啊~。”有了例子,果然容易理解多了。李秀根点了点头:“我上次还跟人争,非说自己是八两,比他多三两呢。搞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p>
“呵呵,哥,不知道半斤是八两的可不是只有你一个,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你也用不着不好意思。”差一点就说出了‘现在中国都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突然反应过来这句话似乎容易给自己招黑,李景元这才赶紧改口把话咽了回去。</p>
再说下去,还有可能说漏了。于是,李景元就赶紧换了个话题:“怎么样?哥,这套酒具看上了么?要不要带回去。我觉得吧,要是回去的时候再带上几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