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 控制龙门咽喉
br />   秦宁愣了愣,问道:“坝头匪里面还有鸡山岛卫的武官?”

  秦昭皱了皱眉头,和秦宁说道:“秦宁,你去查查这鸡山岛卫是什么东西。”

  秦宁拱手答应。

  秦昭问道:“赵良策,这银山一年可以产银多少?问清楚了?”

  赵良策答道:“守备爷,问清楚了。这银山去年产银九万二千九百两,产的都是成色上好的坝头银。”

  秦昭站了起来,说道:“走,我们去看看矿山。”

  三人带着亲卫,离开山顶的营寨,往坝头银山的主矿山走去。

  矿山上,一千多淘银苦役在卖力地干活。

  管理这些苦役的坝头匪戍卫已经逃走了,秦昭的士兵已经接手银山的管理。苦役们再也不用没日没夜地疯狂劳动,但每天五个时辰的正常工作时间还要是干活的。

  秦昭走上一个大石头,看那些苦役淘银。

  只见苦役们分为两组,一组专门用锤子和钻子破石。他们将银脉上挖下来的大石头破开成小石头,再用大锤头敲碎小石头,把矿石变成矿砂。

  另外一组人则用竹制簸箕装着矿砂,将矿砂放到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上,利用大浪淘沙的原理筛选矿砂。

  银子是贵金属,极重。在水中一冲,含银量较高的银子碎块就留在了簸箕里。而那些质量较轻的砂石则被水流冲走。

  每淘到一些小银沙,淘银的苦役们都会兴高采烈地将其放入小袋子中。这些苦役得到的衣食报酬和淘到的银砂数量有直接联系,所以一个个都干得极为认真。

  秦宁和赵良策看得兴致盎然,说道:“原来银矿是这样采银子的。”

  秦昭却看得哑然失笑。

  这里采集的银子,居然是用最原始的沙淘法。这就是坝头银矿的作业方法?这操作还停留在宋朝的技术水平上啊。

  坝头匪的技术水平当真是低得吓人。

  秦昭说道:“坝头匪当真是暴殄天物。这样的银山这样采银,一年要浪费多少银子?”

  秦宁不解地问道:“守备爷?他们这样淘银子不对?”

  秦昭指着那些淘银苦役说道:“你们看那些苦役手中的砂石,有多少比寻常砂石略重,含有一定量银子的砂石被流水白白带走了?他们留下来的砂石是含银量超过百分之三十、甚至四十的砂石,而含银量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的,数量更多的砂石就白白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