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真尼玛天真
msp; 没办法,天赋摆在那儿,肌肉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灵敏度都不行,对抗一强技术就失灵。

  很多在nba赛场上球都运不稳,空位投不中的球员,如果降一两个对抗级别,到低级别联赛去打球,各个都是能突会投还能传球的多面手。

  相反,一些在ncaa风生水起,技术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却百无一用。

  当年被称为“伯德第二”的亚当-莫里森就是代表,当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响。

  现在进行低强度试训,试训师都是意思意思,李良当然不怕。

  依旧很顺利的完成了一系列动作,控球,变向过人,传球,上篮,急停跳投,完成的很顺畅。

  只不过,场边的球探和经理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小子持球进攻不行。

  他们各个都是行家,李良在控球过人时的力度、速度明显不足,这种一上对抗就要丢球。

  马克斯摇摇头,想果然还是不行,这持球水平,也就打打nbdl,还是替补。

  李良倒是觉得挺好,反正他的闪光点就不是持球。

  【传控能力】维度里,他一个任务都没做呢。

  结束了控球基本功的测试,上午的最后一个项目是自由对抗。

  28名球员,分散在4块场地上,自由组合,进行3v3,或者4v4的半场赛。

  没有裁判,没有胜负,就和朋友们打野球一样,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攻防技术。

  新秀们开始了各自的组合。

  有些互相认识的组成一队,有些还会稍微搭配一下,一个内线搭两个外线。

  场地上一时间热火朝天,就好像讨价还价的跳蚤市场。

  不过和打野球不同,打野球都希望分到强的队友,在训练营却希望分到弱的队友。

  队友弱了,他才能有表现的机会啊。

  于是,李良突然之间从更衣室公敌,变成了香饽饽。

  作为冠军球队的饮水机,李良实力不行是众所皆知的,谁让他上电视的呢?

  好几个球员紧密团结到了李良周围,一副谁要跟我抢布鲁斯-李,我就和他拼命的架势。

  李良受到了过去前所未有的待遇,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最后,李良和马奎特大学的达柳思-约翰逊-奥多姆,以及法国小子富尼耶组成了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