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影评人徐虎
�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他的天职。

  他不能私下行动,他只能救助他的乡亲们,而在几十里之外的那片废墟下压着的,却是和他有血脉亲缘的至亲之人。

  徐虎只能守在这片废墟下,救助这里的人,几十里外的地方太远了,残垣断壁阻碍了他们前进的路。

  他们只能先救助眼前的人。

  能救一个是一个。

  能救一个……

  是一个……

  他每搬开一块石头,就在心里说一句“对不起”,他每救出一个陌生人,心里面就又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他在救别人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但是在几十里外的老父、老母、妻子、女儿却得不到救助。

  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和他们的距离,只能是咫尺天涯。

  徐虎感受到脸颊上有些微的凉意,下意识用手一抹,他居然哭了。

  他忍不住自嘲地苦笑,自从当兵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哭过,就算是当看到老父、老母、妻子女儿血肉模糊地躺在担架上时,他都没有哭。

  因为那个时候,他需要赶去救那些仍然被压在废墟之下的陌生人。

  所以,徐虎是真的没有想到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就打得他溃不成军。

  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开场太过于美好了吧……

  场景的基调是淡淡的昏黄色,就像放久了的老照片,让他的记忆一下子飞回到了旧尘光里。

  孩童在旧巷嬉戏打闹,老人家踱着步子慢腾腾地带着孙子远离那个卖糖葫芦的小摊、自己却忍不住在象棋摊上停留,戴着红领巾穿着蓝校服的学生从泡沫箱里挑出来一根最合眼的牛奶冰棍、递过去一张毛票、啃了一嘴的香浓冰爽,眼睛却还瞟着旁边摊位的北冰洋汽水……

  这是没有被灾难侵袭之前的美好,是徐虎心底里温暖又神圣的家园。

  也许在场的大部分的唐山观众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记忆之痛”……在影片开始3分钟之后,这部分观众就已经泣不成声。

  徐虎听着周围观众的悲恸哭泣,反倒是渐渐平复了心情,掏出笔记本,开始以一个专业影评人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电影。

  悲伤的事情,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并不需要被提醒,也不需要时刻回忆。

  活着的人,就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