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里外不是人
守孝时随夫人年节的时候走动遇到过一两次,现在叫的倒亲,都认上姑母了。

  心里是这么想,嘴上他们可不敢说,郎主那是一个唾沫一个钉,不是他们能置喙的。

  清风不禁暗自吐槽了萧宝山,小门小户的没见识,居然来客不知道送出门的。

  想蔡家一向没少在背后说他们家郎主的坏话,可到他家也是风风光光迎进去,风风光光送出来,一送送出一条长街了都,至少表面上让人挑不出理来。

  反观萧宝山,呵呵。

  只是苦了他们要亲自找人去拜见谢夫人。

  终于在游廊转角抓到一个丫环,这才把话递上去。

  知道是谢家郎主,丫环激动的两手直颤,没敢怠慢,直接就将人给往后宅带了过去,后来还是谢显在二门处停了下来,让丫环先行禀告。

  谢夫人听到丫环回禀的时候,正和萧宝信诉苦,这些天她连门都不敢出,更不要说参加一些宴请,出门就是萧家宠妾灭妻,见着人最好的眼神都是同情,有些和蔡家相关的人什么不好听的话都招呼上来了。

  这,和她有关系吗?

  她一个继室,能管那么宽,到继子房里的事儿了?

  再者,就蔡氏的那张嘴,一副‘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的架式,两口子组团忽悠她,感情好着呢。谁想得到会咬人的狗不叫,出了事儿不是大的,夫妻俩人脑袋打出狗脑袋,倒把她给卷进去,整的她里外不是人。

  谢夫人心里苦,谢夫人就要和小棉袄说。

  这些天除了抓府里的组织纪律树新风,谢氏已经再没有旁的追求。

  她能怎么办,她也很慌的好么?

  天可怜见,她出身低见识少,没见过世面,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这么大规模的批、斗,整个建康城都沸腾了,拿萧府当人民公敌一般,是个人长张嘴就能指责他们。

  谢夫人的确是谢氏出身,不过却不是陈郡谢氏,而是陈郡谢氏的兄弟一脉。

  当年兄弟俩因为战乱一个举家迁到陈郡,一个随主公东征西战,二人各为其主,结局却大不同。

  陈郡谢氏一路水涨船高,开枝散叶,成为豪门巨族;而另一枝就比较苦了,艰难维计生活,后世子孙甚至弃文从武,做起了武将。

  谢氏的父亲便是因为武功高强,屡立战功,官场上也算亨通,后来甚至做到了竟陵太守。

  后来见萧云作战勇猛,为人刚直,恰巧又死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