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考察千里岩
�庆龙看着破损的营房,突然语气开始沉重起来:“这里毕竟是远海岛屿,每年都会经历几次台风袭击。这些营房这么多年被台风袭击变成了现在这样,原来这些营房可是很漂亮的,当年的千里岩,只能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来形容。”

  萧鹏听了一脸疑惑:“刘县长,你这做了多少准备工作?怎么这么了解这里?”

  萧鹏的疑惑不是毫无根据的。堂堂一个县长,却对一个远海岛屿的外包这么上心,这情况可很不正常。

  刘庆龙像是陷入回忆里。半晌后,才回答了萧鹏的问题:“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当的兵,我在这个岛上,呆了八年。”

  “这个岛,承载了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八年,都是在这个岛上。这里每块礁石每棵树,我都那么熟悉。看着它今天荒废成这样,我真的心痛。这座岛已经死了,我想看着它再活过来,萧鹏,我相信你能做到。”

  萧鹏听了一脸疑惑:“以前肯定也有人想要承包这里。为什么就对我这么上心?你怎么相信我能做到?”

  刘庆龙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这个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以前几个对千里岩感兴趣的,几乎都是想搞开发旅游的。还没到岛上就想着怎么伐木开垦了。而你是搞海产养殖,更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

  “第二呢,承包千里岩费用并不高,可是后续投资可不是小数。我也跟你说句交心底的话,肯定比你承包千里岩的费用还要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那就是打水漂。别人的经济实力我不放心,你的经济实力我可是亲眼所见。”

  萧鹏听了这句话,一脸苦笑:“刘县长,你的意思就是我钱多人傻就是了?我现在可没钱。”

  刘庆龙接过话,微笑道:“现在是没有,马上就会有了不是么?”看来,等待港岛拍卖消息的,不光是萧鹏自己,刘县长也在关注着。

  当然,刘庆龙深悉打铁趁热的道理,继续说道:“其实,你五百万承包这里,这个价格是非常便宜的。五百万,岛屿五十年使用权,算起来一年只有十万,一个月才几千块钱,而且还附带这么大的海区。最关键的是,岛屿上的基建太好了。不说别的,光这重力码头,就能给你省下不少钱吧?”

  刘庆龙这话可没有乱说,码头分为重力码头,高桩码头,板桩码头。而最为常见的,就是高桩码头和重力码头。像萧鹏家在竹节岛上的小码头,属于简易木质高桩码头。比较起来,高桩码头结构简单,能够承载较大的负荷。而且省材料,什么样的地形几乎都可以建设。当然,也有缺点,那就是耐久性比较差,易损坏,而且修理麻烦,抗震性也比较差。

  而这些缺点,在重力式码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