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8 回城
�是从秦朝时,流传下来的,

  根据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至于斩获的证据,则就是敌人的人头(首级)!

  也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秦卒之所以悍勇,除去严苛的军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人头论功制度!

  我不管你什么身份,什么人,多大年纪!

  只要你取得人头,那么等到战后,就会有军需官将对应的赏赐发放给你!

  如此这般,秦卒无不奋勇杀敌!

  并且,想象一下,在战场上,敌人腰间挂着三四个狰狞头颅,满身鲜血,状若疯狂的朝你冲来!

  怕是心智不坚定者,当场就会崩溃逃窜,就算没有逃的,估计这腿,也会被吓软!

  如此这般,这大战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所以自此以后,以头颅算军功,便成了军队中,最常用的法子!

  当然,有时候,大将也可能因为带着那么多头颅打仗碍事,会以敌人某一边的耳朵为计,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少的。

  村子外,人头摞成的小山血淋淋的摆在这里,小山脚下,鲜血蜿蜒而流。

  这么多的人头,怎么拉回县城,这也是难事,并且现在天热,该如何存放,也得想个法子。

  好在这里是渔村,别的没有,用来腌咸鱼的粗海盐,倒是有的是!

  毕竟粗海盐这玩意不像是食盐,精盐,要重重过滤去毒,才能拿出去使用。

  这玩意,只需要将海水引到一处洼地,等太阳晒干,就能得到一大堆白花花的海盐,对于靠近大海的渔民来说,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魏家村里的人,哪怕小家子气的连木凳马扎都搬走了,也懒得搬这些堆在角落里的粗盐。

  等王孟才一一清点完人头,这些脑袋里残存的血,也就流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用粗盐将头颅一裹,扔进麻袋里,然后再在麻袋上撒几把石灰,就可以装车带走。

  而用来装头颅的这车,也是王知县差人急忙跑回县城,从百姓手里调集而来的。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