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赵琮坐在书房里,目光幽深,恍若潜藏着漩涡。

  这一趟归来,明显感觉到父皇对他忌惮更深。下面的弟弟日渐长大,人大了,心也跟着大了。在他离开这几个月,各宫娘娘没少吹枕头风,那些兄弟们更是不遗余力地给他上眼药。

  归根究底,还是父皇心生猜忌,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纵观历史,年老多疑的皇帝与正当壮年的太子,能善终的太子寥寥无几。

  赵琮勾了勾嘴角,笑意蔓延到眼底,却是凉的。

  宸妃没等来萧氏女入宫的喜讯,也没等到更期盼的父子相争局面,好不扼腕。枉她费尽心思打通了国师的关卡,哪能让自己当了恶人,万一萧氏女和太子知道是她煽风点火,不敢怨皇帝,必是要恨上他们母子的。眼下儿子羽翼未丰,他们母子还需韬光养晦,切不可冒头。

  幸好儿子得了桩好差事可以聊做安慰,只宸妃还是遗憾的很,遗憾失去了一个扳到太子的大好时机。倘若萧氏女入了宫,余情未了与太子藕断丝连,那才是呢。

  阿渔尚且不知自己差点就要进宫给个糟老头子当娘娘,若是知道,她一点都不介意沾上因果弄死想吃嫩草的老皇帝。

  什么都还不知道的阿渔迎来了两位稀客,赵琮带着四皇子和八皇子来到御田。

  赵琮说了御田之事转交给四八两位皇子。

  阿渔微笑着哦了一声。

  赵琮看她神sè如常,不禁觉糟心。自己为了她故意得罪父皇,她倒好没心没肺。就算不方便表露不舍,好歹也表达下震惊,也不枉他们公事了一年有余。

  四皇子笑眯眯的:“以后还请县主不吝赐教。”

  阿渔道:“不敢当赐教二字。”

  四皇子花式吹了阿渔一回。

  阿渔不好意思地自谦,也礼尚往来地吹四皇子。

  赵琮扫二人一眼,这么瞧着倒有点相处融洽的氛围。

  八皇子冷眼看着,想不明白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在打骂中长大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惊人的本事。但凡萧雅瑜不是改良了种植之法使粮食增产,哪怕她是个大才女,雅珺的处境都不会这么难堪。。

  可就因为萧雅瑜于国于民有功,人们对她感激涕零,所以对于她的遭遇更加同情愤怒。周家人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便是无辜的雅珺也被打上恶人的标签,肆意刻薄辱骂。然而当年的tiáo包又不是雅珺自己爬过去主动要求换的,甚至要不是靖海侯夫人被及时发现,雅珺有可能夭折于荒郊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