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环南疆(十)海民的辉煌
�的是敌国的关系了。
于是奥雷蒂亚就在奥迪与奥斯陆之间周游而维持均势,并与两国都有不少商业联系,这使得奥迪投鼠忌器,维持住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均势最后被奥斯陆本身所打破了,奥斯陆在2294年向多利安臣服,成为构建多利安“三臣一主体系”的一环,以确保自己国家的继续存在,而多利安排挤奥雷蒂亚商人激怒了奥雷蒂亚,于是奥雷蒂亚倒向奥迪。
多利安野心勃勃的声称自己要通过构建“三臣一主体系”来为法克尤地域构建“多利安的和平”,可惜这个策略唯一的后果,就是同时激怒了奥迪地域和法克尤地域想要打破这个现状的国家,于是双方都联合了起来。
奥迪地域这边联合起来的国家,有奥迪与奥雷蒂亚,法克尤地域那边联合起来的国家,则是法修姆与法萨,最后2340年爆发的“多利安战争”中,便是奥迪、奥雷蒂亚、法修姆、法萨与多利安、奥斯陆、法修姆的多瑙军镇、法修姆的法克尤军镇交战。
“多利安战争”在2381年随着《第十五次图克和约》而结束,奥斯陆彻底亡国,奥迪与奥雷蒂亚南北瓜分了奥斯陆。
而在战争之中,双方雇佣兵发生了“拉威事件”,由于争夺奥斯陆的领土而在拉威发生交战,最后奥斯陆与奥迪则达成了妥协,将格拉多索和安琥互相交换。
奥雷蒂亚除了瓜分到奥斯陆的领土以外,还获得了扬尼斯湾的不少领土,因此当2400年到来之时,奥雷蒂亚人只占据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利安人和多迪人合起来也占据奥雷蒂亚人口的十分之一。
此时奥雷蒂亚几乎掌控了奥迪地域所有合适的港口,而他为自己制定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制霸扬尼斯湾”,扬尼斯湾大部分港口都被奥雷蒂亚所掌控,奥雷蒂亚将其整合为海湾区,但是还有一些北部港口,即于立文区这些地区,仍然是属于多利安的国土。
既然奥雷蒂亚下一个目标是多利安,而奥迪下一个目标是瑞英麦邱,于是两国便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各自对敌。
在和奥迪谈判的过程中,奥雷蒂亚开始构建反多利安同盟,于2403年与法萨结盟,这导致多利安与法修姆结盟,接着又在2414年将法安达穆拉拢进同盟中。
另一方面奥雷蒂亚开始煽动多利安自治的于立文区与新特加军镇叛乱,正好这两个行省都是奥特加人控制的行省,无疑给了奥雷蒂亚可乘之机。
最后,正是由于于立文区与新特加军镇的内乱导致多利安出兵平叛,给了奥雷蒂亚出兵的借口,于是“第二次多利安战争”在2425年爆发,由奥雷蒂亚、法萨、法安达穆与多利安、法修姆等五国开战。
于是奥雷蒂亚就在奥迪与奥斯陆之间周游而维持均势,并与两国都有不少商业联系,这使得奥迪投鼠忌器,维持住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均势最后被奥斯陆本身所打破了,奥斯陆在2294年向多利安臣服,成为构建多利安“三臣一主体系”的一环,以确保自己国家的继续存在,而多利安排挤奥雷蒂亚商人激怒了奥雷蒂亚,于是奥雷蒂亚倒向奥迪。
多利安野心勃勃的声称自己要通过构建“三臣一主体系”来为法克尤地域构建“多利安的和平”,可惜这个策略唯一的后果,就是同时激怒了奥迪地域和法克尤地域想要打破这个现状的国家,于是双方都联合了起来。
奥迪地域这边联合起来的国家,有奥迪与奥雷蒂亚,法克尤地域那边联合起来的国家,则是法修姆与法萨,最后2340年爆发的“多利安战争”中,便是奥迪、奥雷蒂亚、法修姆、法萨与多利安、奥斯陆、法修姆的多瑙军镇、法修姆的法克尤军镇交战。
“多利安战争”在2381年随着《第十五次图克和约》而结束,奥斯陆彻底亡国,奥迪与奥雷蒂亚南北瓜分了奥斯陆。
而在战争之中,双方雇佣兵发生了“拉威事件”,由于争夺奥斯陆的领土而在拉威发生交战,最后奥斯陆与奥迪则达成了妥协,将格拉多索和安琥互相交换。
奥雷蒂亚除了瓜分到奥斯陆的领土以外,还获得了扬尼斯湾的不少领土,因此当2400年到来之时,奥雷蒂亚人只占据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利安人和多迪人合起来也占据奥雷蒂亚人口的十分之一。
此时奥雷蒂亚几乎掌控了奥迪地域所有合适的港口,而他为自己制定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制霸扬尼斯湾”,扬尼斯湾大部分港口都被奥雷蒂亚所掌控,奥雷蒂亚将其整合为海湾区,但是还有一些北部港口,即于立文区这些地区,仍然是属于多利安的国土。
既然奥雷蒂亚下一个目标是多利安,而奥迪下一个目标是瑞英麦邱,于是两国便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各自对敌。
在和奥迪谈判的过程中,奥雷蒂亚开始构建反多利安同盟,于2403年与法萨结盟,这导致多利安与法修姆结盟,接着又在2414年将法安达穆拉拢进同盟中。
另一方面奥雷蒂亚开始煽动多利安自治的于立文区与新特加军镇叛乱,正好这两个行省都是奥特加人控制的行省,无疑给了奥雷蒂亚可乘之机。
最后,正是由于于立文区与新特加军镇的内乱导致多利安出兵平叛,给了奥雷蒂亚出兵的借口,于是“第二次多利安战争”在2425年爆发,由奥雷蒂亚、法萨、法安达穆与多利安、法修姆等五国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