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陨星之后 完 《苏拉西古王国时期要籍节选》
比混不下去。

  无奈之下,蒂姆随着母亲前往她的娘家,米达尔。

  蒂姆在米达尔过得并不快乐,根据他后来写的诗篇,可以确信他受到了一些虐待和歧视,因此一气之下就逃走了。

  考虑到那个时代苏拉西的混乱,蒂姆这个决定是非常有勇气的。

  蒂姆逃走之后的生平,到他去星启木之前,都是非常模糊的,包过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和妮菇尔认识的,都不清楚。只有他写下来诗篇,可以从侧面印证他到过哪里。

  因此有一些学者就提出猜测,蒂姆很可能是成为匪徒过,但是这不是本书要讨论的范围。

  总之,从诗篇集合来看,蒂姆游荡的范围是非常广,从米达尔到希帕里,都有留下蒂姆的痕迹。并且,蒂姆尽管没有处于高层,却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的非常清楚,包过每一场战役的意义。

  比如说蒂姆的著名诗篇,苏拉西的葬歌。

  埃克斯打开冥河的通道,米达尔让我们跳下冥河,而在冥河岸边放声歌唱的,就是斯帕里的苏里维尔。

  这诗中,对苏拉西沦陷的情况,判断的非常准确。

  不管蒂姆之前在哪里游荡,居住地不清,在1163年以后,经过妮菇尔推荐,66岁的蒂姆成为了星启木学院的普通供奉,1175年戈修革开始的诗歌盛世,就是蒂姆教出来的那一批学生推动的。

  只不过,蒂姆看不到这一天了,他已经在1173年死去,妮菇尔为蒂姆亲自谱写了墓志铭,如今依旧能看到。

  三·《余生见闻》《杂科杂录》与《余生见闻·续》

  《余生见闻》这本书的最初作者是劳尔玛,文中主要记载他做祭司的经历,以及退休之后,在星启木的经历,还有当时苏拉西各个风土人情。

  不过因为劳尔玛的晚年就待在星启木学院,并且他始终接触的,都是高层,再加上《余生见闻·续》珠玉在后,本书的知名度以及实用性,反而不高。

  不过《余生见闻·续》更侧重的地方,是在对11世纪苏拉西底层的描写,而《余生见闻》,则更多的是些当时苏拉西上层社会的描写。

  《余生见闻》并不是按顺序写的,而是从很久以前开始,就被劳尔玛以日记的形式,零零散散的写下来,然后在去星启木学院以后,才开始整理。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去星启木以后,劳尔玛更多的是去整理《杂科杂录》,所以《余生见闻》的整理度很慢,再加上劳尔玛还一直在补充,一直在劳尔玛死后,《余生见闻》还没有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