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崛起的原因
�的完美结合。

  孙祖杰告诉华国,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有一个重要特点,不论市场需求有多大,不管外国商品是多么的物美价廉,在本国没有突破技术瓶颈的时候,在本国相应的重工业体系还未完善的时候,坚决保护民族工业,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坚决压制国内需求,让人民耐心等待。

  在把资源投向重工业的发展、组织人员攻关的同时向外国敲诈,“你现在如果不低价卖,以后就没得卖了。”

  倭国的技术精华在“产经联”,产经联的一条铁律就是:如果基干工业没有发育好,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

  谁敢破坏基干工业,求得暂时的生活改善也是对民族的犯罪。基干工业出问题,政府必须出钱修补,人民必须等待。

  就是这一种“挺”的精神,使战后倭国的基干产业快速完善,产能逐步增长,最后一飞冲天,由蛹化蝶!

  产经联的核心包括三块:一块是三菱住友三井等大财团,主要生产和提供各门类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

  我们看到的具体商品其实就是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的排列组合。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受地球上存在的资源和物理规律限制,在统计上有一定比例关系,是可以计划和预测的,所以用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有效。

  只是这部分虽然是其他附属经济的根,但因为要为长期战略负责,其实是赔钱的。

  政府是另一块,因为提供基础原料和技术的大财团赔钱,政府就要想办法把帐做平。大财团的亏损实在抹不平了,就干脆赤裸裸地上行政干预,如改革税制,或干脆印钱发给大财团的银行。

  还有一块是学界,如大型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必须汇集顶尖人才,制造研究环境。

  顶尖人才的发财心不重,只要过得稳定舒适就可以了,也不攀比,真正出成果的人并不指望分发股权,也不用重奖刺激,大锅饭也无所谓。他们需要的只是自由的工作环境。

  产经联以技术为中心,提供大量先进的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下游的企业就去想办法去排列组合它们,就成为具体的商品,去卖钱。如果有什么新要求,反馈给产经联,产经联再组织人手攻关。

  孙祖杰对倭国崛起和产经联的描写在后世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晴空霹雳,它真正照亮了华国未来怎么走。

  事实上看完了倭国篇,高层立刻就明白了孙祖杰搞得华投,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财团。原来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都有自己的筹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