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跳级


  所以本朝一方面针对基层开始了全面的扫盲,就算是杨妈妈这样的中年妇女也需要阅读扫盲教材,只用了短短了十来年时间,本朝的文盲率直线下降,降到了二成左右,这是历朝历代从所未有的巨大贡献。

  另一条就是为了给薄弱的工业培养人才,本朝每一个县最起码有一所水平不错的高中,这些学校十分正规以培养高等人才。而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当落后,甚至用非常落后来形容才比较靠谱,原因无他,没钱。

  尽管这个时候农村的基础教育非常薄弱,培养的人才质量可能很一般,但是当新的时代开始时,数以千万计识字并且会基本的加减乘除的新一代人,为本朝最终的工业化突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没有足够的人才厚度,未来的大踏步前进又怎么可能?

  而轮到孙祖杰读书时,他意外的发现这样的局面,他就很容易钻空子,在他看来现在的小学初中既然这么不正规,那么以他的水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基础教育,而如果他能上一上中学,他就有很大的可能脱离农村的辛苦劳作,谁让这个时代的初中生都是人才呢,所以他理直气壮的找到了吴校长。

  孙祖杰在未来无数次听过人们抱怨这个校长,因为作为周边最繁华的集市所在地,孙吴村在国初理所当然的被定为了区政府所在地。可是这个时候,这位吴校长发话了,要把区政府安插在孙吴村,学生们还怎么好好读书。

  作为当地很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他这句话让孙吴村与区政府的驻地失之交臂,而在新世纪开始后,孙吴村不可避免的走向落后,而当地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与财富失之交臂,所以能不痛恨这位好心办错事的校长吗?

  但是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吴校长对于教育的重视,所以当孙祖杰来到校长办公室,直截了当的表示,他辍学的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高小的自学,现在学到了初二,所以他请求让他从六年级开始读起,这样也好节省一些钱。

  这个要求有些匪夷所思,吴校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可是当他知道提出要求的人是孙祖杰时,他不由得有些犹豫。

  孙祖杰有名气,在这个公社,已经相当有名气,他可以对着村支书侃侃而谈,也可以去到处去借书,所以教育口的人在张支书的宣传下基本都知道他们大队有一个很“聪明”的伢子。

  吴校长这些年见惯了小孩子今天辍学,明天上学,小学的几块钱对于斤斤计较几分钱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孙祖杰最终被默许可以从六年级读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通过学校老师的考核。

  考核很简单,那就是老师们临时出题,是一篇作文和一张数学试卷,水平达到了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