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天来了
�嘴边又放下去,始终没有张口,小心翼翼的把碗护在胸前。

  只是她到底是低估了饥饿中的人的道德底线。

  那碗她精心护着的粥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前面排得井然有序的队伍到了后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来晚了的人生怕轮着自己时没了,而那些已经吃过了的犹不知足,一碗粥根本就填不满空空的肚子。

  小女孩的粥在这样一群被饿得没了底线的人眼里,胜过一只肥羊。

  如小猫一般的哭泣在这喧闹的场所激不起一丝的波澜,只有那孤寂无助的背影仿佛一柄利刃,狠狠的刺在余易的心上。

  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很多,这些天她都看得麻木了,可因为场上喧嚣的烘托,痛苦才让人感受得那样的深刻。

  “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除了暴粗口,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小女孩孤苦无依就该死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那些饿狠了的人抢口吃食,又是什么罪?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已,或许当自己处于这种位置的时候,做出的事更过份。

  这两个对立的命题在余易的脑子里相互纠缠,她不知道该指责谁。

  可恶的或许是制度,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

  当余易满心埋怨的时候,权力中心所在的京城其实也并不太平。

  西北八府的一场干旱,最终逼得灾民造反,还闹成了一场涉及八府十州整个建面道的大灾难,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如蝗虫过境,引发的饥民如潮水,在整个冬天,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要想恢复到以前富硕强大的建南道,最少也得需要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一场天灾不良的善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叛乱,这个事后问责应该谁承担,已经成为了皇帝议事殿上这几日争论的焦点。

  年轻的皇帝皱着眉头看着殿下须发皆白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宁王端坐面无表情。看他的态度,这事是不打算管了?

  “都别吵了!灾难已成,你们不想办法善后,在这里互相扯皮成何体统!”长时间的憋着气,胀得通红的脸色表明小皇帝的情绪已经极度不满。

  “臣等该死!”大臣们像是商量好了的一般,齐齐认罪之后全体鸦雀无声。

  宁王平静无波的脸上露出了轻笑,这件事算是过去了,由皇帝接了话,自然就没他什么事了。

  这是皇帝与宁王之间常有的较量,但凡棘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