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恨之入骨
��刻正欢天喜地,保全家的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些柚子枝条,正被张氏指使着带领喜鹊、锦秀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打扫,就连桌椅都用柚子叶熬成的水细细的擦试过,说是得好好的去去晦气。

  余六和李保全负责前院,又是烧盆,又是撒水的,也忙得团团转。

  短短的时日内,先是余老爷遭人暗害,后有被人觊觎家财,余易出行差点命丧鬼见愁,再有叛军做乱,张舅舅下落未明,还有余易惊马,一夜未归,最后甚至蒙受不白之冤全家下了大牢!这一连串发生的事可不是晦气?

  虽然也不知道柚子叶去晦气有没有什么根据,但倒霉的终归是柚子树不是,余易还是很愿意看到张氏安心的,自然由着她们折腾,甚至还亲力亲为,参与了自己院子的打扫。

  好在一家子的牢狱之灾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丰城县衙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查得真相大白。

  这是一起典型的祸起后宅的案件。赵县令的通房丫头秋菊在老家定兴县时就有了一个相好,那人是一个穷酸书生,几次参考都落榜,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秋菊的父母把她卖到了赵家,被夫人看中提了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若有了子嗣,也能当上姨娘,这对于一个小小的奴婢来说,应该是件美差,只可惜对于一个心有所属的人,就成了斩断念想的刀。至到那个穷酸书生终于考上秀才,这份情就成了撕心裂肺的伤,时常折磨着秋菊。

  秀才娘子和为奴为婢,完全是天差地别的区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就是通房丫头的身份。

  后来赵大人中了进士任了官,把秋菊带到了任上,她的日子才过得稍微平静一点。可就在不久前,那个书生与她在翰墨斋再次相遇,苦求着她帮他一次。

  所有的理智都敌不过苦困她的感情,那天她故意把很少进书房的三姨娘拖下了水,自己却偷偷的把玉摆件从后院送了出去,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

  大概的过程就是如此,秋菊下了大狱一字不差的全给招了。

  由不得她不招,那个书生就是在翰墨斋被龚典使抓获的,公堂之上都没用大刑,就一五一十把秋菊给卖了。

  其实那个书生并不姓陈,而是姓王,跟悦来居的王贵义还沾了点宗族的关系,是王贵义身边王管事的远亲。虽然在整件事情里,他只说是自己听了秋菊的话后见财起意,并没有涉及到王贵义,聚缘当牵进去,只是适逢其会。

  郝老爷子知道原委之后,也上堂击鼓鸣冤,可惜那王秀才只说他到丰城之后,与郝少爷略有交往,其它的也是只字不提。

  没有确凿的证据,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