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各有各的烦恼
br />
陆子濯的奏请很快淹没在其他朝臣的重要政事当中,激不起一朵浪花。
代表皇帝的回复快捷而果断,不大功夫,兵部扩军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东部再设五个卫所,增兵三万,一应粮饷齐备。
奇怪的是被人一口一个陛下称呼着,龙椅之上九五至尊由始至终并没有说过只字片语。做出决断的却是皇帝左前方端坐着的宁王朱潜。
这样奇怪的君臣奏对在明景年间已上演了六年,朝臣们一口一个陛下的叫着,真正的皇帝端坐着如泥塑的菩萨,而应得欢的却是宁王,可在场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这一切得从先帝爷说起。
朱家稳坐江山已百余年,先帝云兴皇帝是位难得的英主,在位期间既无外戚干政,也无宦官乱权,称得上政事清明,清河海晏。可惜却英年早逝,太子朱政即位时年仅十岁。
云兴皇帝唯一的弟弟宁王朱潜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摄政王,小皇帝成年亲政之前都由宁王代理朝政。开始的时候宁王倒是对小皇帝毕恭毕敬老老实实的领着一班朝臣站在长兴殿里决断朝政,但慢慢的由腿疾不便无法久站赐坐开始,一步一步靠近龙椅,现在的座椅已设在距龙椅一步之遥的左前方。
但凡是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宁王的终极目标就是那把金灿灿的龙椅。
宁王一步一步的朝自己的目的地靠近,除了座椅的移动,还有朝政上的安排。先帝爷在世时,兵部本就是宁王的职权管辖范围,现在利用手中摄政的权利更是对兵部大开方便之门,如此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能让他如此急不可耐的原因只因小皇帝长大了,而且在他不经意的疏忽中,小皇帝还成长得很不错,举止有度言行得体。这样的后果就是朝中涌现出了很大一批小皇帝的拥护者,比如陆子濯。
陆子濯是先帝时颇受信任的大臣,当时位居内阁大学士首辅之职,也是先帝临危时授予的顾命大臣之一。此人才华横溢,官声也好,确实能为肱骨之臣。只是他忠君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只奉小皇帝为主,没少打乱宁王的阵脚。
宁王对他一再打压,官位一降再降,但依然梗着脖子不为他所用。正是因为这样一批老臣的存在,让宁王的危机感日益强烈,强烈到不得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好,各位爱卿辛苦了,今天就商议到此吧,退朝!”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宁王心情极好,率先起身抖了抖肥硕身躯,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爽朗的笑着。
宁王朱潜是先帝的弟弟,现今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正值壮年,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以前也曾是金�
代表皇帝的回复快捷而果断,不大功夫,兵部扩军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东部再设五个卫所,增兵三万,一应粮饷齐备。
奇怪的是被人一口一个陛下称呼着,龙椅之上九五至尊由始至终并没有说过只字片语。做出决断的却是皇帝左前方端坐着的宁王朱潜。
这样奇怪的君臣奏对在明景年间已上演了六年,朝臣们一口一个陛下的叫着,真正的皇帝端坐着如泥塑的菩萨,而应得欢的却是宁王,可在场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这一切得从先帝爷说起。
朱家稳坐江山已百余年,先帝云兴皇帝是位难得的英主,在位期间既无外戚干政,也无宦官乱权,称得上政事清明,清河海晏。可惜却英年早逝,太子朱政即位时年仅十岁。
云兴皇帝唯一的弟弟宁王朱潜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摄政王,小皇帝成年亲政之前都由宁王代理朝政。开始的时候宁王倒是对小皇帝毕恭毕敬老老实实的领着一班朝臣站在长兴殿里决断朝政,但慢慢的由腿疾不便无法久站赐坐开始,一步一步靠近龙椅,现在的座椅已设在距龙椅一步之遥的左前方。
但凡是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宁王的终极目标就是那把金灿灿的龙椅。
宁王一步一步的朝自己的目的地靠近,除了座椅的移动,还有朝政上的安排。先帝爷在世时,兵部本就是宁王的职权管辖范围,现在利用手中摄政的权利更是对兵部大开方便之门,如此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能让他如此急不可耐的原因只因小皇帝长大了,而且在他不经意的疏忽中,小皇帝还成长得很不错,举止有度言行得体。这样的后果就是朝中涌现出了很大一批小皇帝的拥护者,比如陆子濯。
陆子濯是先帝时颇受信任的大臣,当时位居内阁大学士首辅之职,也是先帝临危时授予的顾命大臣之一。此人才华横溢,官声也好,确实能为肱骨之臣。只是他忠君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只奉小皇帝为主,没少打乱宁王的阵脚。
宁王对他一再打压,官位一降再降,但依然梗着脖子不为他所用。正是因为这样一批老臣的存在,让宁王的危机感日益强烈,强烈到不得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好,各位爱卿辛苦了,今天就商议到此吧,退朝!”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宁王心情极好,率先起身抖了抖肥硕身躯,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爽朗的笑着。
宁王朱潜是先帝的弟弟,现今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正值壮年,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以前也曾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