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
想来想去他也拿不定主意,结果就等到了十月份,天气已经变冷,再想攻城就更难了,水彦寻有些无奈地想,看来是不得不再等一年了。
正在这时,探春的家书送到,信中说她生了一个儿子,叫自己尽快给他起个名字,他知道,这是探春盼着自己早点回去呢,只是自己已经错过时机,更不可心急,只能按捺住急切想回家的心情给探春回信,他暂时无法回去,至于孩子的名字,他倒是犯了难了,说实话最近为战事所困,还真的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如今忽然被问,还真不知该如何作答,所以信写到这里,不得不暂时停笔。
正在水彦寻埋头想名字的时候,营前士兵来报,说是敌军突袭我军粮草,还好的是人数不多,而且水彦寻之前因为丢失过一次粮草,这次特地严加看管,才没有让敌军得逞。
不过这也反应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敌军城内确实没有任何存粮了,不然他们绝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出来抢军粮,毕竟之前他们前去叫门,他们死也不肯打开,水彦寻之所以确定他们是来抢军粮而不是烧军粮,是因为虽然他们严加看管,但在突袭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真的想放火烧,那也是不可能没有一点损失的,但是当他到了之后发现,存放军粮的地方除去打斗的痕迹,没有任何火烧的痕迹,可见他们比自己还要紧张这批军粮,据此他推测,城内敌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天晚上水彦寻紧急召开作战商谈,在仔细分析之前几次攻城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水彦寻主张,趁现在还没有下第一场雪,天气还不算太过恶劣,敌军正是没有存粮,军心涣散的时候,一鼓作气,攻下两座城池。
其中大部分将领在听了水彦寻的分析之后还是认同他的计划的,只是也有些人经过几次的失败变得格外胆小一些,不敢与敌军直接交战,最终水彦寻还是说服了众人,定了就在第二日一早开始攻城,毕竟时间拖的越久,变数就越多,何况天气这个变数属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错过了时机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这些小城,又在边境,为安全起见,一般只有一个城门,不同于杭州十个城门,这样守城的人就有了极大的优势,可以集中兵力守住一个城门。
第二日一早,水彦寻带领自己的三万大军来到城门前,使用强力开始攻城,他推测的不错,虽说敌军生的强悍,但是城内已经断粮多日,不可能不有所动摇,所以这次攻城虽说依然艰难,但是到日落时分,城门已破,城门一旦被破,城注定是守不住了,但是水彦寻的军队也损失不小,所以进城之后并没有着急寻找敌军,反而给了他们逃走的机会,返回本国境内。
等了多日的时机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到来了,既然两个城池都是一样的没有外部补给,那么另一个城池的情况想必也是差不多的,这也是大多数将领的�
正在这时,探春的家书送到,信中说她生了一个儿子,叫自己尽快给他起个名字,他知道,这是探春盼着自己早点回去呢,只是自己已经错过时机,更不可心急,只能按捺住急切想回家的心情给探春回信,他暂时无法回去,至于孩子的名字,他倒是犯了难了,说实话最近为战事所困,还真的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如今忽然被问,还真不知该如何作答,所以信写到这里,不得不暂时停笔。
正在水彦寻埋头想名字的时候,营前士兵来报,说是敌军突袭我军粮草,还好的是人数不多,而且水彦寻之前因为丢失过一次粮草,这次特地严加看管,才没有让敌军得逞。
不过这也反应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敌军城内确实没有任何存粮了,不然他们绝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出来抢军粮,毕竟之前他们前去叫门,他们死也不肯打开,水彦寻之所以确定他们是来抢军粮而不是烧军粮,是因为虽然他们严加看管,但在突袭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真的想放火烧,那也是不可能没有一点损失的,但是当他到了之后发现,存放军粮的地方除去打斗的痕迹,没有任何火烧的痕迹,可见他们比自己还要紧张这批军粮,据此他推测,城内敌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天晚上水彦寻紧急召开作战商谈,在仔细分析之前几次攻城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水彦寻主张,趁现在还没有下第一场雪,天气还不算太过恶劣,敌军正是没有存粮,军心涣散的时候,一鼓作气,攻下两座城池。
其中大部分将领在听了水彦寻的分析之后还是认同他的计划的,只是也有些人经过几次的失败变得格外胆小一些,不敢与敌军直接交战,最终水彦寻还是说服了众人,定了就在第二日一早开始攻城,毕竟时间拖的越久,变数就越多,何况天气这个变数属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错过了时机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这些小城,又在边境,为安全起见,一般只有一个城门,不同于杭州十个城门,这样守城的人就有了极大的优势,可以集中兵力守住一个城门。
第二日一早,水彦寻带领自己的三万大军来到城门前,使用强力开始攻城,他推测的不错,虽说敌军生的强悍,但是城内已经断粮多日,不可能不有所动摇,所以这次攻城虽说依然艰难,但是到日落时分,城门已破,城门一旦被破,城注定是守不住了,但是水彦寻的军队也损失不小,所以进城之后并没有着急寻找敌军,反而给了他们逃走的机会,返回本国境内。
等了多日的时机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到来了,既然两个城池都是一样的没有外部补给,那么另一个城池的情况想必也是差不多的,这也是大多数将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