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平都山垭口
emsp;日落西山,松州城西门正欲关闭,忽的,远处飞奔而来一骑,马背上之人穿着吐蕃人的服侍,但看面孔,分明是个汉人,只见他趴伏在马背上,脸色铁青,眼看就是疲劳过度,来到城墙底下,看见城门缓慢关闭,当下里大急,“某家有重要军情汇报”,说罢便是一个不慎跌落马下。

  城楼上,城门校尉眼看着此人由远而近,本以为是个错过了城门关闭时间的行商,正欲转身,忽的隐约听到重要军情几个字,便是身子一顿,甩甩头又怕是听错了,看着旁边士卒,“你听见他说什么了吗?”

  那士卒愣了愣,“好像是说有军情汇报”。

  “快,放下吊篮,你们两个下去,快将人带上来”,校尉看见不是自己听错了,忙是吩咐道。

  不多时,那人便是被吊篮拉了上来,看见他嘴唇已经是青紫,校尉忙是解下水袋,喂了一口水,那人缓缓睁眼,见得是大唐军士,忙是说道:“吐蕃人在攻打象雄国,还请上报”。

  校尉听罢,不敢耽搁,忙是上报。

  长安城,太极宫,一片缟素,立政殿中,李世民一身风尘,发髻散乱,甚是狼狈,此时的他,怔怔的看着立政殿设立的灵堂,神情有些呆滞,忽的,一声嘶吼,“观音婢”,,话音一落便是捂着头痛呼,“痛煞我也”,当即昏厥过去。

  一旁痛哭流涕的长孙无忌和李破军等人见状一阵慌乱,忙是搀扶着李世民去偏殿。

  “圣人听闻噩耗,一路急驰回京,悲伤过度,心力衰弱,已然是风疾发作了”,孙思邈叹息道,“现如今唯有静养才好”。

  李破军等人闻言是又急又忧,风疾发作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就中风了。

  “事已至此,我们不可慌乱,我建议圣人移驾后宫静养,我等尽快安排皇后丧事,不可拖延”,见得李破军六神无主,长孙无忌出声道。

  房玄龄也是点点头,看向李破军,“眼下多事之秋,还望殿下国事为重,勿要慌乱,仍监国事”。

  李大亮几人纷纷附和,李破军擦了擦眼泪,自是应着。

  五天前,当皇后薨的消息传到洛阳时,正欲开拔辽东的李世民如遭雷击,一时间,精神恍惚,但好在身边诸如高士廉、岑文本、马周等智囊扔在,当即商议,由一千精锐护送李世民和国舅长孙无忌回京,其余兵马,照常由李绩总领全军继续东征,毕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兵者大事也,不可儿戏。

  翌日,李世民幽幽醒来,目光无神,良久,挣扎着起身,“取诏书,备笔墨”。

  近身太监王敬忠见状不敢耽搁,忙是取来空白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