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尚
��暂时没有联合到一起,再加上南宋国传承千年的底蕴,哪怕是已经日薄西山,可临死前爆发出来的能量恐怕也非同寻常,因此,南宋国才能在外族的铁骑下,保存着这最后一口气。

  汉宜江北耸立的六座嵩山,都是仿照大汉王朝嵩山所建的五岳之一,近八百年时间的洗涤,让此时的六座嵩山,早已经和各自的天地融为一体,不论从哪里去看,都难以想象这巍峨的群山,惶惶山脉,竟是人工建造。

  而提起嵩山,就连江湖中的普通人,恐怕都会想起一座闻名遐迩的寺庙吧!

  少林寺!

  作为禅宗圣地,不论是在江湖人士中,还是在普通人群中,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说大汉王朝的嵩山少林寺乃是大汉王朝一等一的大派,就说当年传教于汉宜江北,此时在北宋和大明境内的嵩山少林,哪怕是已经被外族侵占、处于大元国内的少林,可都是各自国度江湖中的泰山北斗,首屈一指的江湖门派。

  不过,因为地理环境上的阻隔,再加上持续数百年的战火,天灾以及人祸的种种原因,造成现在每个国家的江湖都是各自独立,很少再有往来。各个门派虽然名义上都是一脉传承,来自汉宜江北的宗主国,可是现在早已经失去了各自之间的联系。

  就说这少林吧,别看北宋国和大明国的少林发展迅猛,成为武林魁首级别的大势力,可在已经被金国占领的嵩山少林,却是没有那么好运。

  经历了数十年前的火头陀一案,再加上金宋两国战火的波及,本来在这片江湖也是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派,少林寺早已经没落了。面对外界的威胁和仇家的滋扰,少林寺无奈之下,只得作出了封山决定。

  数十年的时间,江湖中的一切波澜壮阔和少林再也没有任何的关系,别说已经成为江湖第一大派的全真教,就连同样是禅宗弟子的一灯大师,一人的名望,也足以碾压现今的少林。

  火头陀一案之前,少林可以说鼎盛无比,不说香客如云,就是寺内弟子,也足有上万之众,可现在呢,天灾人祸,此时的少林弟子不满千人,加上封山的原因,年轻一代的弟子更是寥寥无几。

  有点扯远了,就说这少林封山之后,和山下的世界交流几乎为零,除了一些特殊的物品,这些年整个少林寺可以说都是自给自足。

  时值黄昏,呃···好吧!

  时值傍晚,日头西沉。

  一条飞瀑垂直而下,如同银练垂帘,悬挂在崖间。

  飞瀑击水,浪花四溅,势如猛虎,声若奔雷。

  十余名和尚露出精壮的上身,于垂瀑之下,各自占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