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舌战群儒(二)
  现场气氛凝固了十分尴尬,有人想说什么,却不知从何开口,特别是作家陈兰,她的脸色青白之间夹杂一点绿,眼看越来越不好收场。

  主持人马景:“冷静啊,大家冷静一下,我们先不谈这些,好,大家心平气和来探讨问题,好不好。”

  他话锋一转,道:“孔逸晨啊,我听说其实你最开始的退学情绪是没像现在这样激烈的,你开始只是想,而没有做,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又迅速下了决定的呢?”

  眼看气氛似乎有些控制不住,马景赶紧站在舞台中央把气氛缓和了下来,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孔逸晨想都没想,他道:“是的,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退学,也一直没有冒犯復旦学生和老师的想法,我只是想写了一篇针砭时弊文章,至于我退学的催化剂,我想恰恰是因为学校方面的一个举动,他们把我推到了公众面前,使我陷入到了被冒犯,被侵害的装态。”

  现场暗流涌动,作家陈兰被孔逸晨嘴炮了一番,看着他的眼睛似乎都是冒着火。

  “那这件事情又是怎么发生的?”马景问道。

  孔逸晨道:“很简单的一个事,就是那个文章发出来以后,学校的广播台专程发稿反过来批评我了!”

  主持人:“怎么批评你了呢?冯教授有这件事吗?”

  冯教授摇摇头道:“并没有,学校是绝对不会对学生做这种事情的。”

  孔逸晨:“没有?没有?你说没有,好啊,正好,我这里有录音,你们要不要听一下呢?復旦广播台,他们动用官方的力量,媒体的压力,鼓动学生来对我施加压力!”

  主持人诧异的问:“有吗?”

  孔逸晨:“给你们听听。”

  马上两个诙谐的声调在现场播放的出来,大致意思是说孔不负责任的谩骂,缺乏对老师的尊重,而且孔姓也并意味着都是好的文人,譬如说鲁迅笔下的一位“茴香豆的回字有四种写法。”等等诸如此类,文人骂人就是一个好,没有脏字。

  主持人马景:“好,听到这把。”他把话筒从孔逸晨的手机旁拿开。

  然后尖锐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把他当保存在手机里呢?”这很刻意,也很刺人,直意就是——你孔逸晨是一个不大度,胸襟不宽阔的人!学校即使讥讽你了,又怎么样?

  孔逸晨笑着,他呵了一声,又一声,然后道:“说实话,我就知道有人会问这个问题,而且我知道来到场上。当我说广播台批评我的时候,肯定会有人不认,这是证据,不对�